分析世界强中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世界强中国.ppt

分析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状况 陈冰卿 王妍焱 宋伟龄 陈韵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状况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过去和现在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目前的行业分布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目前的地区分布 中外世界500强企业对比 总结上榜企业存在的问题 给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建议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过去和现在 回顾1995年的排行榜,中国当时只有3家企业上榜,2000年增加到了10家。而今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95家,即将突破百位大关。1995年到2013年这十八年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了30多倍。 ?再看收入,在199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4%,在2000年仅为1.6%,而在今年则占到了17%,也就是说,比1995年增长了4150%,比2000年增长了962.5%。 《财富》高级排行榜编辑L. Michael Cacace曾预言,到了2014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将达到100至110家。并且他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事实上,中国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上榜公司每年增长20%,到2015年,中国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 2013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行业分布 2013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行业分布 传统行业:炼油、建筑建材、金属、化学、工农业、汽车设备制造 信息技术:通讯、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计算机服务、软件、网络通信、出版和印刷 金融业:银行、保险、投资 上榜公司主要分布在钢铁、汽车、资源、化工、金融等领域,而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则较少; 上榜公司的主体是国有控股企业,其中的多数处于受管制的行业,而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则较少; 利润在行业分布中失衡,上榜的9家商业银行占据了大陆89家公司利润总额的55.2%。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目前的地区分布 北京以48个企业的数量独领风骚,清一色是“国字号”的银行、能源等行业的大型国企。而上海有8家企业上榜,企业分别来自钢铁、汽车、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排名北京、上海之后的是广东和山西。广东的上榜企业中,有4个总部在深圳,2个总部在广州,分别来自电力、汽车、通信、金融等行业。而上榜企业数量与广东平起平坐的是能源大省山西,6个企业全部都是“挖煤的”。 以区域划分的话,珠三角略输长三角,在今年的财富500强名单中,江苏和浙江各有1个企业上榜,加上上海的8家企业,共10家企业,而广州深圳加起来6家企业,无论在上榜企业总数还是在上榜企业排名上均不敌长三角。 西部省份陕西则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64位,营业收入达253.4亿美元,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外世界500强对比 美、中、日、欧四强称雄,欧洲英、法、德三足鼎立; 美国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减少,在全球影响力继续下降; 日本上榜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资产泡沫破灭后一蹶不振; 在欧盟诸国中,英、法、德缓慢下降. 将中国500强和美国500强企业进行纵向对比后可以发现,前者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增速都高于后者,但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均明显低于后者。这说明两国大企业的规模差距在缩小,但经营质量差距却在拉大。 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型企业较少,产品、服务几乎形不成国际品牌,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集团也很少; 中国500强的上榜企业,主要靠规模取胜,品牌之间的差异还不是很大。而国外大的知名企业主要靠品牌拉动效应; 美国、日本、韩国的入围企业,基本都在零售、电子、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等品牌行业。而中国500强企业依然处于拼资源、拼体力、拼消耗的初级竞争阶段。 总结上榜企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500强榜单中大多为资源垄断型企业,而像沃尔玛、三星、苹果都是品牌型企业; 经营质量差距拉大,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太低,属于粗放式增长; 品牌集中度分散,一些传统大品牌,收益下滑厉害,竞争优势不是那么明显; 金融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利润占比畸高融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过度的金融化可能是一值得警惕的现象; 中国大陆企业的高杠杆率。 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对策建议 提高整合能力,迅速扩大规模仍是首选要务; 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核心; 加快市场竞争,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 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是根本; 建设真正的全球公司是长远大计; 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水平是基础; 机械制造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重点; 关注和发展“新经济”是新思路;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强大动力; 加强企业深层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 补充的问题 一、中、美、日服务业在500强的比例; 二、美、日、中、欧进入世界“品牌”500强入围的100强; 三、中国500强同行业“中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