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pdf

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分子诊断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舞蹈病、遗传 性共济失调三种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isease,WD),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以肝脏和神经系统病变 为特征。WD的致病基因称为WD基因,因其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 第二热点(T935M)突变。对无第一、二热点突变的,采用长链RT.PCR技术, 从外周血提取总RNA并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分7个片段扩增致病基 因编码区,将纯化后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找出基因突变的位点。同时应用限 制性酶切分析(或基因组DNA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以证实所发现的突变。 结果显示:在14个家系中发现13个家系存在wD基因突变。其中4个家系的患 突变。另1个家系的患者未找到突变。 disease,HD)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枢神经 亨廷顿病(Huntington 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运动障碍、精神异常和智能衰退。病 理表现为选择性的皮层、尾状核神经元变性,受累神经元的细胞内可见到包涵体。 其疾病基因一勰因编码一个功能未明的蛋白质一亨廷顿蛋白(huntingtin)。 位于肼瑾因第一外显子的第17位密码子CAG发生异常扩增,被认为是HD发病 的原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DNA钡JJ序等方法,以福建地区一个亨廷顿病家系 2 12名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针对中国人亨廷顿病的分子诊断方法。结果显 示12名成员中有6名觑盯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数目异常,重复数分别是45, 49,52,42,50,45。其中有3名尚未出现临床症状。 ataxia,HA)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脊髓、小脑、脑干,故也称脊髓.小 ataxia,SCA)。典型病例表 脑.脑干疾病,或称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现为进行性步行困难,伴笨拙、语言障碍等。SCA的亚型众多,本研究通过聚合 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建立了针对SCAl,2,3,6,7五种 发病率最高的亚型的分子诊断方法,并在4名患者中鉴定出1名SCA3亚型患者。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WD分子诊断方法体系,建立了对HD和SCA五种 常见亚型进行分子诊断的方法,为三种遗传病的临床诊断、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 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遗传性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基因 突变:分子诊断 3 Mdmdar methodsfor diagnostic Wilson disease disease,Huntington and ataxia spinocerebellar Abstract rnoloatl,T the establishedthermlenakT Using biologicaltechnology,we diagnostic methodsfor Wilson’S diseaseand ataxias. disease,Huntingtonspinocerebellar Wilson disease(WD)isallautosomalrecessivedisorde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