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生平和思想新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谓李翱复性思想本于佛,《宋高僧传》力倡此说,朱熹习焉而不察,阮元择 焉而不精,冯友兰论焉而未审,弟子张跃述之,众人承之,遂使此说推阐于学术 界,弥漫以至于今。而李翱思想之深衷隐义,遂补I没不彰。笔者有鉴于此,试图 通过三重解读,打开李翱复性思想之义理架构,还李翱思想之本来面目给学术界。 此外,本论文还从《春秋》学、礼学这两个全新的角度入手,对李翱思想之研究 领域进行扩充。本论文有关李翱生平部分之考论,亦皆为解决其生平研究中之疑 点而作。总之,本论文试图把握的写作原则是不新不论,前人已有之研究不再重 复。 引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介绍,并明确了 本论文的内容设置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针对李翱生平研究中留存的若干重大疑点和空白点进行详细考论,专 篇探讨有关李翱生年、李翱任滑州幕职、河南府幕职以及任朗州刺史等的生平行 事,并随文纠正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中的有关谬误。其中李翱 生年与其《复性书》之作年紧密相关,李翱任朗州刺史的时间亦有助于辨明《宋 高僧传》中李翱问道于药山惟俨一事之真伪。故本部分之考论不仅可以填补李翱 生平研究中的有关空白点,同时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李翱的思想、作品来说也是 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对于李翱复性思想的研究。第二章对李翱心性哲学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回顾,依据各派学者着眼点的不同,从儒、释、道三个方 面对前贤的李翱思想研究工作进行分类介绍和述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 本论文的着力点所在,笔者以傅斯年先生、牟宗三先生等所揭示的李翱的儒家本 位、儒学底蕴为基点,以唐君毅先生、陈弱水先生等所阐明的道家、道教学说在 李翱复性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为考察重点,以冯友兰先生、张跃先生等所指出的佛 学影响为具体分析对象,分别从儒、道、释三家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入手,采用 三重解读的方法,对李翱复性思想进行全面系统和有层次的深入解析,这在有关 李翱思想研究的工作中尚属首次。 要而言之:李翱复性思想,是以孟学为底蕴、以荀学为辅翼、以《乐记》为 发端、以《易传》为桥梁、以《中庸》为骨架、以《大学》为标的,融通儒道, 兼及佛学,而力.流归宗,宗于孔门,万象朝圣,朝于孔子,此即李翱所谓“如有 圣人焉,不出乎此也”、“夫子复生,不废吾言矣。 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春秋》学和礼学的角度入手,对李翱思想研究工作 进行拓荒和扩充,同时也对唐代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李翱生平疑点复性书思想儒释道 II Abstract LiAo’S has influenceinthe ofChinese philosophygreat history philosophy. thebaseof didnot outthe ofhis articles.On However,wecarry meaningphilosophy assimilatedthetheoriesofhumannature from Confucius.LiAo mainlyTaoism, also Buddhism.SoIdon’t withZhuXi,Ruanand he involved yuan though agree thatLiAo’S derivedfromBuddhism.This lan.whodeclared you philosophy Feng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