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高一语文课时作业: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015年秋高一语文课时作业:第1单元 第1课《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一) 荷塘月色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脉(mò)脉       颤(zhàn)动 乘(chéng)凉 独处(chǔ) B.酣(hān)睡 参差(cēn)(cī) 袅娜(nà) 蓊蓊郁(yù)郁 C.点缀(zhuì) 倩(qiàn)影 皱缬(xié) 斑驳(bó) D.煤屑(xiāo) 羞涩(sè) 踱(duó)步 幽僻(pì) 【解析】 A项,“颤动”中的“颤”应读chàn;B项,“娜”应读nuó;D项,第一词中“屑”应读xiè。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久负盛名 没精打采 各行其是 察言观色 B.苹水相逢 叶嫩花初 迷迷糊糊 春华秋实 C.荡舟心许 无福消受 哀声叹气 世外桃园 D.蓊蓊郁郁 行迹可疑 隐隐约约 轻描淡写 【解析】 B项,“苹”应为“萍”;C项,“哀”应为“唉”,“园”应为“源”;D项,“行”应为“形”。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的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解析】 C项,“总”表明作者揣测的语气。 【答案】 C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C.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D.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解析】 B项,这个复句前后讲“(叶子底下的)流水”和“叶子”,中间有“而”字连接,“而”字前边应该用分号。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并将相关理论融入进了该书”或“并让相关理论在书中得到了体现”两种说法取其一。B项,“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由于暗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今天投资百万元所带来的效益”。 【答案】 C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________,正体现了文人们对粗犷和细腻相结合这一审美境界的理想追求。 (2)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________。 ①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 ②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 ③近水如镜,兰舟轻漾,一湖幽静 ④近水如练,新荷满布,郁郁青青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①句要注意“宏观构思”和“粗犷”搭配,“精巧布置”和“细腻”搭配。第③句要注意“近水如镜”用“镜”来比喻“湖”很恰当,又与“一湖幽静”押韵;“近水如练”虽然和“远水如烟”押韵,但用“练”喻“湖”不当。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4389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