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文言虚词》教学设计.doc
文言虚词
教学目标:
1、识记《考试说明》明确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
2、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结合语境,理解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结合语境,理解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课时安排:3-4课时
具体过程:
一、明确《考试说明》中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 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何
1、 疑问代词
(1)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 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 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 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 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A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乃
1、 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如:A良乃入。
??? 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A家祭无忘告乃翁。
???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作用。可译“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 其
1、 代词
(1) 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 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A秦王恐其破璧。
??? B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真题演练:第36讲《世界主要地区》(人教版福建专用).doc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课件:1.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北京专用).ppt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课件:2.3《气温、降水与气候》(北京专用).ppt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微专题5《天气与气候》(人教版).ppt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微专题8《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人教版).ppt
- 2016年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微专题9《人口、城市与交通》(人教版).ppt
-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1(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2(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3(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4(含解析).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14周试题.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15周试题.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共价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磁场章末复习课件 教科版选修3-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