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渗透膜的制备和应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家人、导师 以及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李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正渗透膜的制备与应用 摘 要 新颖的正渗透(FO )技术具有低能耗、抗污染、零排放等优点,有望替代 反渗透成为下一代的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在渗透能利用方面,FO 技术有了进一 步发展。同时在处理复杂,艰巨的废水方面,FO 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目 前 FO 技术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存在膜的制备,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浓差极化、 溶质的反向渗透和膜污染等问题。 在膜的制备方面,高性能的正渗透膜应具备较低的结构参数,因此本文从基 膜的结构和材料两方面入手降低膜的结构参数,制备出具有较高 FO 性能的界面 聚合中空纤维和平板膜,对基膜和界面聚合膜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并与目前报道的正渗透膜进行性能比较。 首先通过调节制膜参数,制备了系列不同结构和膜厚的聚砜(PSF )中空纤 维膜。然后通过界面聚合法在 PSF 基膜上成功制备了中空纤维 FO 膜。结果显示 调节空气段距离、芯液和高分子流量主要改变了中空纤维 FO 膜厚度,并且厚度 是影响 FO 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膜的厚度为 0.08mm,渗透效率为 0.53,FO 性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机械性能不足;当膜的厚度为 0.129 mm,断裂负载为 2.48 N ,渗透效率为 0.42,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 其次通过共混法制备亲水性的 PSF/磺化聚醚醚酮(SPEEK)界面聚合基膜, 再进行界面聚合。SPEEK 的加入虽然会造成基膜的机械性能的下降和界面聚合 膜纯水通量的降低,但却显著提高了 FO 膜的孔隙率和亲水性,降低了结构参数 -4 m ),其值远低于商业化的三醋酸纤维素(CTA )膜(S 值为 4.27×10-4 S 值(1.34×10 m )。另外基膜亲水性的提高,使得脱水后的FO 膜可以通过简单的去离子水浸泡 恢复性能,避免乙醇等有机溶剂浸泡造成的损害。 在驱动溶质的选择方面,驱动溶质的正渗透性能不仅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有 关,而且还与膜的性质相关。首先研究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 ) / 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 四乙酸(EGTA )/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 )大尺寸 分子在中空纤维膜中不同膜方向下的FO性能,并与棒状的NaCl和乙二胺(EDA ) 相比较,考察驱动溶质的渗透压、水合半径、扩散系数等参数对正渗透性能的影 万方数据 响。其次选用商业化的反渗透(RO )型和纳滤(NF )型界面聚合复合(TFC ) 膜为评价介质,以CTA膜为参照,研究NaCl 、Na SO 和MgCl 驱动溶质在不同 2 4 2 膜方向时FO性能,以确定膜的结构、皮层孔径和电性对溶质的正渗透性能的影 响,并结合模型分析,为驱动溶质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发现树枝状有机物 EDTA/EGTA/DTPA 相对于 NaCl 和乙二胺(EDA ) 具有较高的水溶解度和解离系数,相同浓度下能够产生较高的渗透压。同时较大 的空间结构使得溶质的反向渗透量显著降低,并且通过纳滤(NF )或者膜蒸馏 (MD )过程可以进行有效的回收。进一步通过实验和模型的分析发现:溶质的 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是决定 FO 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并且在不同膜方向时的作 用效果不同,AL-FS 方向,驱动溶质的 FO 性能主要受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