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化和农民进城.ppt
第六章 建议与思考 本章概要 户籍制度 劳动就业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其他相关制度 土地制度 一 二 三 四 五 一、户籍制度 城市承载能力有限,户口上附着福利太多 回归“本位”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权利 土地承包权长期化和固定化,使农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合理流转 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 二、土地制度 二、土地制度 对于失地农民,要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拓宽安置渠道 三、劳动就业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运行机制,形成平等就业制度 三、劳动就业制度 失业保险、失业救济等服务的一体化 进一步规范职业中介机构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 推进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 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 健全就业服务机构 完善服务功能 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三、劳动就业制度 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督调控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工资协调、制衡机制 大力推动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 积极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立企业劳动执法档案 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四、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 五、其它有关制度 政府管理制度 转变管理理念 调整有关政策法规 不断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 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社区在农民工管理和 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其它有关制度 坚持公平、法制化,政府为主、社会办学为辅,流入地为主、协调共管原则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推进教育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 不断完善义务教育 教育制度 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学习动物精神 11、机智应变的猴子:工作的流程有时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新人的优势在于不了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创造出新的创意与点子。一味 地接受工作的交付, 只能学到工作方法 的皮毛,能思考应 变的人,才会学到 方法的精髓。 学习动物精神 12、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问自己:我是主管该怎么办才能有助于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 会减轻主管、共 事者的负担,也 让你更具人缘。 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 第二章 农业人口转移 经历四个阶段 本章概要 一 在农业内部转移 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在城乡异地转移 在农村就地转移 农业人口转移经历: 二 三 四 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生产率。 芙蓉镇 二、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移 1984和1985年劳动力转移发生“井喷”,增长率高达40.66%和56.76%。 三、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异地转移 城乡分割的就业 政策及其松动 80中期开始放松进入城镇务工 流动政策的反复 70末80初政府控制劳动力进城 89年经济紧缩,加强外出管制 92年南巡讲话,劳动力管制松动 90后期劳动力外出又进紧张期 打破地区封锁 放开城市市场 流动就业政策转变,劳动力市场 开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 四、农民工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最低条件,全面放开 取消限额,条件准入 筑高门槛,开大城门 小城镇 中等及大城市 特大城市 户籍制度 改革特点 四、农民工市民化迈出重要步伐 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 2007年,重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巴西等国贫民窟的情况 第三章 农民为何要进城 本章概要 农民进城的动因 农民进城的意义 一 二 一、农民进城的动因 家庭联产承包 生产经营自主 剩余农业劳动力 随着人口流动政策及 城乡关系松动和开放 农业劳动力转移 市场机制引入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主动进城 一、农民进城的动因 至2009年失地农民为7800万人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被迫进城的约占进城农民10% 被动进城 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 农民工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 二、农民进城的意义 1.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基本自由 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不断发展 二、农民进城的意义 2.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劳动力市场化程度 劳动力在全国和城乡之间 “双向流动” 城乡分割仍存在 二、农民进城的意义 3.打破城乡分割就业格局,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极大地推动着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农民进城的意义 4.为改革提供制度需求,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农民进城带来的挑战 本章概要 农民被动进城问题 城镇管理问题 一 二 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三 其他有关问题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一、通用或其他文书.doc
- 十七省(2011年4月24日)公务员联考《申 论》试卷.doc
- 十个有关微博专家评论_非常好.doc
- 十六世纪东南中国和东亚贸易网络.doc
- 半岛红餐饮品牌文化规划PPT.ppt
-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地研究生民商法试题(答案版).doc
- 华中科技大学09级英语口语考试试题.doc
- 华农大调查问卷(企业家版).doc
- 华农大调查问卷(员工版).doc
- 华尔街金融危机中法律问题.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