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展示作业.ppt.ppt
宏观经济学RBC案例分析——外部冲击对广州市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 肖泽凯 财政学 中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周明月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粟 慧 案例分析 研究对象:广州市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各项指数的变化情况 研究方法:计算出各项相关系数,对来自技术的外部冲击μ进行赋值,观察各项相关指数的变化 相关数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978-2010)。广东省GDP相关数据(收入法,1978-2010) 各项指数: Theda:资本产出弹性 θ=0.496,用=1-劳动者报酬/总收入,广州市没有数据,用广东省层面数据代替(1990-2011年平均值) Gamma:技术指数 γ=0.71988,通过去趋势分析计算得出一阶自回归系数(以1978年为基期) Beta:贴现率β=0.99 ,课堂上已给定 Delta:折旧率δ=0.096 ,张军等( 2004 ) 假定各省折旧率为 K:资本存量,用永续盘存法按不变价格测算的地区资本存量(1978年为基期) I:投资,采取各省区各产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度量当年投资 Y:广东省广州市每年的GDP L:劳动人口数量 y=Y/L:广州市人均GDP h: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k=K/L:人均资本存量 θ β γ δ h_bar 0.496 0.99 0.71988 0.096 0.3335 A k_bar y_bar c_bar r_bar i_bar 1.8273 7.111955 1.521342 0.838594 0.106101 0.682748 运动方程 kt+1 = 0kt + 0.255932065 λt yt = 0.413103737 kt + 1.357773626 λt ct = 0.6598805 kt + 0.292704901 λt ht = -0kt + 0.709868305 λt rt = -0kt + 1.357773626 λt it = 0.109996766 kt + 2.665959008 λt 相对方差 占产出百分比 var(y)/Varε = 5.770888039 100% var(c)/Varε = 2.367122185 41% var(h)/Varε = 0.893705097 15% var(r)/Varε = 3.432258922 59% var(i)/Varε = 15.4578132 268% 相对标准差 占产出百分比 sd(y)/sd(ε) = 2.402267271 100% sd(c)/sd(ε) = 1.538545477 64% sd(h)/sd(ε) = 0.945359771 39% sd(r)/sd(ε) = 1.852635669 77% sd(i)/sd(ε) = 3.931642558 164% 冲击的影响:对技术的外部冲击赋值:μ=0.01 结论: 当技术受到外部冲击(μ=0.01)时,第一期的λ值立刻达到顶峰,随后稳步下降,第8期时的λ已经变成初始值的十分之一,20期以后此冲击基本没有影响 i_bar变动情况与λ相似,当技术受到冲击时, i_bar第一期迅速变化,然后稳步下降,第20期后技术的外部冲击的影响基本消失 k_bar:当技术受到外部冲击时,会出现短暂增长的过程,第6期达到顶峰并逐渐下降,最终于40期左右时回归到初始水平 y_bar:从第1期开始就稳步下降,第20期时仅为第1期的十分之一,40期以后基本无影响 c_bar:第1期到第5期均呈增长状态,第6期开始逐件下降,变化情况与k_bar类似 h_bar:从第1期开始就呈下降趋势,于第8期开始的值小于0,并于12、13期达到谷底最小值处,随后逐渐上升(一直小于0),40期后影响基本消失 i_bar:变动情况与h_bar类似,第6期开始小于0并于第11期达到最底处,随后逐步上升,第40期回到初始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