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发建设项目监测讲座.ppt.ppt
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5月27日水利部水保[2003]202号,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 第二条 凡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凡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通过水利部组织的监测人员上岗技术培训,持《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以下简称“上岗证书”)开展工作。 第四条 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两个等级。取得资格证书的单位必须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 水保[2009]187号)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编报审批的规定(内水保[2005]29号) 凡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和《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按有关规定的范围、内容开展工作,不得越级编报,越级审批,转借《资格证书》,如有违规现象,将按《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终止或吊销其《资格证书》。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内水保[2006]191号)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受委托的监测单位,应及时进入施工现场,按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是水土保持设施确定为验收合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告应送建设单位、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自治区水保监测站。 工程技术文件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 第二部分 监测目的与分类 一、监测目的 二、监测分类 一、监测目的 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 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 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二、监测分类 建设类项目,征占地面积大于50公顷或挖填土石方总量大于50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甲级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征占地面积5~50公顷或挖填土石方总量5~50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征占地面积小于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小于5万立方米的,由建设单位自行安排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生产类项目以每年的征占地面积或挖填土石方量为依据,依据上条执行。 第三部分 监测范围与时段 一、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永久征占地范围和实际的临时占地范围,或者说项目建设实际扰动范围和未扰动的预留地范围。 采矿类工程:应为露天采矿的排土(石)场、地下采矿的弃土(渣)场和地面塌陷区,以及铁路和公路专用线,集中排水区下游。 交通铁路工程:应为施工过程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破坏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集中排水区下游和施工便道。 电力工程:应为电厂施工中弃土(渣)、取土(石)场、临时堆土场、施工道路和火力发电厂运行期的贮灰场。 冶炼工程:应为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和运行期添加料场、尾矿(渣)场,施工和生产道路。 水工程:应为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面、排水泄洪区下游、施工期临时堆土(渣)场。 建筑及城镇建设工程:应为施工中的地面开挖、弃土弃渣和土石料临时堆放地。 其它工程:应为施工或运行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工作面。 二、监测时段 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内必须全程开展监测,生产类项目要不间断监测(水保[2009]187号)。 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运行期的监测提出要求(水保监[2008]8号)。 第四部分 监测点位布设 一、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建设性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应按临时点设置。生产性项目应根据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的联系,设置临时点和固定点。 代表性。每个监测点都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扰动单元要有代表意义。 可比性。原地貌与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控制性。监测点体系能够覆盖项目区。 可行性。经济方面、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