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预算约束下农民工弹性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
刘渝琳 李嘉明 王志珏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400044)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400044)
内容摘要: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本文认为目前把农民工纳入全社会统筹养老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在一定过渡时期必须把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区别对待。政府在确定农民工养老保障的政策变量时,应当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第一,农民工的缴费率与农民工收入预算约束之间的关系;第二,农民工的流动性与社会统筹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提出了在动态约束下的农民工弹性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想,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分析说明该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动态预算;农民工;弹性养老保障制度
Dynamic Budget Restriction, Elasticity System and Aged
Endowment Insurance of Migration Worker
Liu Yulin Li Jiaming Wang zhijue
Abstract: Migration worker is the group as no worker and no farmer, this paper think it is unpractical to bring migration worker into the unification aging security of china, it should differentiate the system between the migration worker and employee of c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follow when it carry out the policy: first of all , the security paying rate and the budget restrict of migration income; the second, migrating of migration workers and society unification paying rate. This paper’s aim is how to balance the above rel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raises the thought of aged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of migration worker under the elasticity budget restrict , and it explain this system be reasonable with the simple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test.
Key words: dynamic budget ; migration worker; elasticity aging security system
1.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工非农”群体,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但是国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有突出贡献。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86)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提出救助弱势群体、实施针对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阿马蒂斯亚·森(Amartya Sen,2002)在《贫困与饥荒》、埃雷斯塔(kemnitz Alexander,2005)在《Growth and Social Security》中都强调政府对弱势群体提供政策支持、实施就业、医疗、养老等制度对提升人力资本的意义。这些成果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政府对不同阶层实施分类分层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国内学术界针对农民工“非工非农”的特点,提出了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李迎生(2002)主张进城农民工和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李强(2001)在《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中提出大城市应建立“公共劳动”形式的流动人口的“最低生存保障”制度;郑功成(2003)在《农民工权益与社会保障》中提出分层、分类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封进运用福利经济学概念对混合养老保险体制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封进,2004);赵蓉(2005)在国家社科基金《论都市边缘群体》中提出确立农民工应有的社会保障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分层设立符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