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工业园首期规划报告.doc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一九九四年三月
目录
苏州市概况
拟议结构图
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
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
附表
附件
附图
苏州市概况
天然环境
人口
城市发展形式
拟议结构图
地段选择
边界与地段情况
规划概念
规划参数
拟建用地
交通系统
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
规划区现状状
规划构思
规划规模
首期开发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首期开发区交通规划
启动区
首期公建商业中心的几个设计量体模型
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河道整治
供电规划
邮电规划
供气规划
防汛规划
固体垃圾的处理
附表
附件
附图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
区详细规划报告
附图
图Ⅰ: 工业园区用地结构图
图Ⅱ: 首期用地规划图
图Ⅲ: 首期工业区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a) 首期园林绿化
目录 (b) 缓冲带控制图
图Ⅳ:首期工业区
(a) 规划控制图(工业南区)
第一部分 背景
(b) 规划控制图(工业北区)
图Ⅴ:首期居住区
(a) 居住用地密度分布图
第二部分 详细规划
(b) 居住邻里界限图
(c) 居住区绿地分布图
2.1 首期用地规划
(d) 居住区教育设施分布图
(e) 典型小区范例布置图
2.2 拟议工业用地
图Ⅵ: 首期商业核心区
(a) 拟议详细土地使用图
2.3 拟议居住用地
(b) 拟议容积率控制图
(c) 拟议沿街建筑边缘图
2.4 拟议商业核心区
(d) 拟议建筑退后线图
(e) 拟议建筑体形控制图
图A高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 (F) 拟议绿地/广场图
图B低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 (g) 拟议车辆出入口图
图C低密度建筑退后线的规定 土地分类定义
第1章 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天津 上海 宁波 福州 广州 苏州 面积(平方公里) 16,646 4,276 750 1,033 1,043 1,444 178 建成区土地面积 1,394 336 254 63 51 182 60 总人口 28,737 5,809 7,862 1,095 1,308 3,620 857 非农业人口 22,401 4,611 7,528 562 891 2,953 723 社会劳动者人数
(千人)
[占人口的比例] 16,891
[58.8%] 3,334
[57.4%] 4,387
[55.8] 729
[66.6%] 797
[61.0%] 2,212
[61.1%] 517
[60.3%] 第一产业
(10%) 221
(7%) 63
(1%) 196
(27%) 99
(12%) 253
(11%) 30
(6%) 第二产业
(53%) 1,950
(58%) 2,655
(61%) 327
(45%) 398
(50%) 946
(43%) 320
(62%) 第三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说课稿.docx VIP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完整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北梆子剧本】卖妙郎.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云内_国六_发动机系统介绍.pdf
-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入团志愿书电子版.doc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1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