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PDF
姚 洋 、郑东雅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姚 洋 郑东雅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初期 ,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 。本
文的出发点是 , 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 ,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
性 ,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 ,本文研
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最优补贴期限和补贴率 。本文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校准 ,然后做
了两个政策实验 ,一是中国实行平衡发展战略 ,二是中国实行适当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
战略 ,并将其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 ,实际结果下居民的效用贴现和低于平衡战
略下的效用贴现和 ;但是 ,如果我们实行最优赶超战略 ,那么 ,实行补贴的时间短于实际发
生的情形 ,而且补贴率低于实际水平 , 同时 ,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平衡战略下的还要高 。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转型 两阶段最优控制法 校准
一 、引 言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 ,学术界和经济政策界经历了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
( )
肯定到几乎彻底否定的过程 林毅夫 、蔡 和李周 ,1994 ;乌杰 ,1995 ;于光远 ,1996 。50 年代初期 ,
新中国面临薄弱的工业基础以及帝国主义的封锁 ,更重要的是 ,我们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
道路的理论并受到苏联巨大成功的鼓舞 ,因此我们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于光远 ,1996 。到
(
了改革开放初期 ,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被彻底否定 林毅夫 、蔡 和李周 ,
1994 ;乌杰 ,1995) 。一方面 ,学者开始质疑“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是否是一个客观规律 ,从而开
始否定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另一方面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
调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实践中也受到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 是完全肯定还是完全否定 ,抑或还有第三种态度 ?
虽然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得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轻工业严重滞后 ,消费品品种
单一 、短缺现象严重 ,但是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源积聚到最紧迫发展的行业 ,使我国在
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
础 。1952 年 , 国民收入总额为 589 亿元 ,人均仅 104 元 ;全国每人平均 占有的主要工业品产量 ,钢
( )
24 公斤 ,原煤 120 公斤 ,原油 08 公斤 ,发电量 128 度 图 1 。在 1953 —1977 年间 ,我国的工业总
产值年均增长 113 % , 中国由一个以农业产值为主的国家变为一个工业产值为主的国家 ,建立了
过去所没有的汽车 、飞机 、大型电机设备制造业 、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 、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 、
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业 、高级合金钢 、无缝钢管和铝加工业 、化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基本形成了
( )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赵德馨 ,2003 。如图 1 所示 ,1978 年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 1952 年相比,
都有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增长 ,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如果没有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较强的工业基
姚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 : 100871 , 电子信箱 :yyao @ccer . pku . edu . cn ;郑东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
中心博士生 ,邮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办司高层经理薪酬管理考察报告.PDF
- 美国动物福利法规汇编.PDF
- 美国地区研究兴起的历史考察.PDF
- 美国强制执行制度中的执行令程序及其借鉴意义.PDF
- 美国择校制度对我国择校现象的启示.PDF
- 美国网上银行市场准入规则探析.PDF
- 脳卒中後片麻庫患者の退院後のADL変化にっいての考察.PDF
- 臨床実習の目標に関する一考察.PDF
- 自然環境を考慮した県境中山間地域における道路整備の課題に関する考察.PDF
- 自编《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教师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PDF
- 金宝梅江公会研究(1906-2013).PDF
- 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oc
- 铜钴冶炼渣还原造锍熔炼回收铜和钴.doc
- 長崎国際大学1年生の形態および体力に関する一考察.PDF
- 長期宿泊体験活動における学生支援スタッフの自己開示に関する一考察―なすかしの森セカンドスクールを事例として―.PDF
- 開粒度充填舗装の効果と適用性に関する一考察.PDF
- 関数型SIRMs結合型ファジィ推論法による非線形同定に関する–考察.PDF
- 防犯カメラについての公的なガイドラインの比較における一考察.PDF
- 附子不同产区生态因子及栽培方式的考察与评价△.PDF
- 陳氏太極拳から楊氏太極拳への変化に関する史的考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