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16
备案号:30685-2011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212—2011
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1 - 05 - 12 发布
2011 - 06 - 12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祥和、范鸿雁、王家保、何凡、华敏、罗志文、胡福初。
DB46/ T212—2011
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介绍和规定了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寄主、天敌、发生规 律、综合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478 荔枝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假死性
荔枝蝽受到某种外界刺激如震动时,从荔枝树上跌落后静止不动,呈假死状态的自我保护现象。
3.2
虫粪果
幼果期蒂蛀虫幼虫从果蒂附近蛀入,取食种脐及胎座,遗留虫粪于果内和表皮的果实。
3.3
蛀果率
被蛀果数量占调查果实总数的比率(%)。
3.4
新梢受害率
受害新梢数量占调查新梢总数的比率(%)。
1
DB46/ T212—2011
4 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的形态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参见附录A。
5 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的分布与寄主、天敌、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参见附录B。
6 综合防治 6.1 防治原则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荔枝蒂蛀虫、荔枝蝽为防治对象,综合考虑影响害 虫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使用化学防治等措施对害虫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简便 地控制。
6.2 荔枝蒂蛀虫的综合防治 6.2.1 预测预报
荔枝蒂蛀虫虫态历期及蛹的分级标准和虫情调查方法,逐日调查幼虫发育进度和虫蛹羽化进度,结 合其田间发育进度、虫口密度、食料情况和气象条件等客观条件,参考历史资料综合分析,作出中、短 期等发生期预测,提供防治适期建议。此外,通过调查早中熟荔枝品种的蛀果率或百果活虫数等是否达 到试行的发生程度分级标准,也可进行预测。
6.2.2 农业防治
6.2.2.1 栽植时不应在同一果园或临近果园同时混栽早、中熟品种及龙眼,避免为蒂蛀虫的的发育提 供食料条件。
6.2.2.2 选用乙烯利、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杀冬梢,降低越冬和第一代虫源;结合冬季清园, 剪除过密枝、细弱枝、交叉枝、徒长枝、荫蔽枝和病虫枝,增强果园通风透光性,压低越冬虫源;管理 果园过程中及时清除落果落叶,剔除虫包、卷叶和受害花穗幼果,可减少下一代虫源。 6.2.3 物理防治
6.2.3.1 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即喷施杀虫剂,待干后用荔枝专用的白色无纺布袋进行套袋保护。 6.2.3.2 在果园安装杀虫灯诱捕蒂蛀虫成虫,严格按使用说明安装。
6.2.4 化学防治
6.2.4.1 用药原则
本标准推荐的杀虫剂是经我国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允许在荔枝或其它果树上使用的种类。不得使用国 家严格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和未登记的农药。当新的有效农药出现或者新的管理规定出台时,以?新的
2
DB46/ T212—2011
规定为准。应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种类;严格按使用浓度施药,施药力求均匀周到。 防治时要充分考虑各种防治措施对病原菌的影响,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杀虫、杀菌剂,防止或延缓病原 菌产生抗药性。用药严格按照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2.4.2 防治适期与原则
蒂蛀虫在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通过预测预报,在每代蛹羽化率达40%和80%时,在树冠 及内膛均匀喷雾。蒂蛀虫成虫白天常静伏于荫蔽、潮湿、通风透光较差的枝干上,施药时间以8 h~10 h 和16 h~18 h为佳。具体参见附录C。
6.2.5 生物防治
6.2.5.1 保护和利用天敌
科学使用农药,以保护天敌;加强管理,创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6_T97-2007九孔鲍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鲍养殖技术.DOC
- DB46_T98-2007黄灯笼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99-2007海南陆稻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0-2007毛叶枣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1-2007蜜本南瓜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2-2007屯昌黑猪(商品猪)猪苗繁殖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3-2007小果型西瓜坡地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4-2007小红尖椒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5-2007木薯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6-2007红线茄.DOC
- DB46_T213-2011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
- DB46_T219-2012橡胶树小蠹虫防治技术规范.DOC
- DB46_T220-2012槟榔苗黄化病植原体PCR检测技术规范.DOC
- DB46_T222-2012卵形鲳鲹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OC
- DB46_T223-2012面包虾加工技术规程.DOC
- DB46_T224-2012花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
- DB46_T225-2012琼菜海南椰子(鸡)盅.DOC
- DB46_T227-2012干制槟榔果加工技术规程.DOC
- DB46_T228-2012休闲海滩服务质量与服务等级划分.DOC
- DB46_T232-2012绿色食品密本南瓜生产技术规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