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奚菊群:异黄酮类化合物1J表面活性剂之问的相互作用
中文摘要
剂分子形成的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在溶液中存在多种缔合结构,如不同形态的
胶束、单分子膜、囊泡、微乳液、液晶等。这些缔合体系能增溶药物、保护药物
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且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所以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逐渐
受到人们关注。同时,药物分子及添加剂的存在会对表面活性剂缔合体系的物理
化学性质产生影响;药物载体进入人体后,盐度、温度、pH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
会对体系产生影响,这些变化又进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活性及其释放速率。正
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缔合体系对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才使得其在药物载
体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只有了解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更好地利用这
类药物载体,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本论文的工作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
景以及发展趋势展开的,围绕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缔合体对异黄酮类药物分子
(葛根素和染料木黄酮)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了异黄酮类化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解离度、分配系数、结合能力和溶解特
性,并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载体实现了对药物分子的缓释与控释。论文的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葛根素与CTAB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UV-vis,荧光光谱,量子力学计算以及核磁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葛根素
胶束的相互作用中,葛根素主要以分子中的B环部分增溶于胶束中。CTAB胶束
为葛根素所提供的增溶微环境,有利于葛根素分子的酸碱平衡向去质子化的方向
移动。核磁实验的结果表明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葛根素分子逐渐从CTAB胶
束的内侧移向外侧,这种动态的增溶定位方式促进了葛根素与CTAB分子之间的
静电作用,从而导致葛根素进一步的电离。此外热力学数据表明,葛根素能自发
2 扬州人学博{:论文
0)。脯(.13.90 kJ.mol。1),表明
l(J.mol。1)的数量级小于化学键的作用能(100
构较为疏松,并且与CTAB棒状胶束相比能够提供较大的增溶空间,因此它能够
结合更多的葛根素分子,而CTAB棒状胶束中由于分子排列的比较紧密,可供增
溶的空间也较小,使得部分葛根素分子逐渐由胶束相转移至水相。因此CTAB分
子聚集状态的改变对葛根素的酸碱平衡可产生不同的影响。
2.葛根素与不同疏水基链长的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通过光谱法和等温滴定微量热等实验测试手段考察了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疏
水基链长的改变对葛根素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所选的三种
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同的季铵盐类极性头基和不同的疏水基链长,碳氢链链长,z分
别为12(DTAB),14(TTAB)和16(CTAB)。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疏水
基链长的增加,有利于葛根素分子的酸碱电离平衡进一步向去质子化的方向移动。
根据实验结果所得的曲线进行内插计算,求得了葛根素分子在不同胶束环境中所
处的具体位置,其增溶位置的变化说明随着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链长的增加,葛根
素分子逐渐向胶束内核方向移动,这也表明环境极性的增加有利于葛根素去质子
化反应的进行。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给出了葛根素与这三种胶束相互作用的强弱
次序,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的链长越长越易与葛根素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即使药物载体微环境中极小因素的改变也会对包埋于其中的
药物分子的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3.葛根素与卵磷脂囊泡的相互作用
药物分子与囊泡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分子弱相互作用组装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具
有生物相似性和相容性的实质,可作为生物膜模型、模拟酶、药物载体和仿生光
化学能转化装置。本章中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Zeta电势和量子力学计
明,在卵磷脂囊泡体系中,葛根素能与囊泡发生显著的相互作用。在此作用过程
奚菊群:异黄酮类化合物.’j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葛根素主要以分子中的B环部分定位于囊泡的疏水微区中,并且卵磷脂体系
有利于葛根素分子的酸碱平衡向去质子化的方向移动。葛根素分子上的羟基与磷
脂分子的极性头基在膜/水界面上形成的氢键结构增强了卵磷脂双层膜的规整性和
稳定性,从而导致磷脂膜流动性的降低。以钙黄绿素为标记物研究卵磷脂囊泡的
释放行为,包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地研究.pdf
- 兴隆热带花园景观营造和生态恢复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pdf
- 汇率变动、汇率传递与企业行为研究.pdf
- 接触区主动控制的螺旋锥齿轮数字化建模方法地研究.pdf
- 在互动中制衡——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渐进主义改革地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