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与城市空间结构9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地理学与城市空间结构9精品.ppt

行为地理学与城市空间结构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 问题意识: 人文地理学研究转向:科学主义主导—人本主义主导 城市空间研究转型:物质实体空间--社会行为空间 城市交通研究转型:出行行为--移动-活动行为 快速变化的中国城市物质实体空间 快速变化的中国城市居民行为空间 基于行为的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研究范式 研究框架:城市结构与活动行为 基于人的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 研究背景: 基于主观视角的人的空间行为研究:行为地理学方法 基于消费行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中国大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与空间引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2002-2004) 中日城市家庭就业与家务活动调整的比较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2001-2003) 北京市民购物行为空间研究(日本福冈大学城市空间信息行为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 (2004-2005) 《中国城市消费行为空间》(待出版) 行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机理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中居民出行的时间地理学及行为地理学应用研究 研究背景: 基于客观视角的人的空间行为研究:时间地理学方法 基于居民行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城市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997-1999) 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行为及其规划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国家教育部基金资助) (2000-2001) 中日城市活动系统的时间地理学比较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基金资助) (2000-2002) 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的互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7-2009) 《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城市居民出行行为时空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时空模型的GIS应用系统研究 讲授内容 行为地理学 产生 特点 衰退 复活 新动态 方法论问题 展望 行为地理学的产生 行为地理学产生于1960年代计量革命的浪潮中 →→狭义的行为地理学 “行为论方法的地理学”简而言之为“行为地理学” 产生原因: 计量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空间类型→→空间过程→→行为过程→→决策过程 *过程之主体:行为主体 计量地理学中行为规范的非真实性的批判: 演绎→→假设→→经济人 “计量革命” →→“行为革命”:计量地理学的延伸与反叛 广义的行为地理学:狭义的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 狭义的行为地理学:能动的研究类型+被动的研究类型 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地理学:认知地图,决策过程,时间地理学等领域 共同点:重视个人,人的移动受到制约,人在制约下合理化行为 受到西洋个人主义,合理主义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行为地理学早期研究 背景:地理学固有的理论被认为是几何学和空间统计性质的空间形态法则,用何种方法更好地解释空间现象? 目标:尝试建立基于个人决策过程来理解空间现象的模型 侧重认知过程的研究——意境地图、锚点理论 侧重偏好-选择的研究——汇总模型、非汇总微观过程 汇总方法: 其中,Yc为连续型因变量,X为解释变量,a为截距,E为残差。被解释变量Y在初期研究中多是代表地区属性值和某种效用的连续变量,随后则发展出以Logit模型为代表的离散型变量 非汇总方法:多次元尺度构成法(MDS) 共同缺陷: 效用函数的假定过于绝对 忽略多目的行为 主观偏好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探讨有关人的模型(不是经济人而是空间理性人) 探讨环境的概念(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的决策与行为发生的场所) 侧重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的过程性解释(而不是结构性解释) 目的在于展示心理、社会以及其它方面的人类决策与行为理论的空间特征 研究侧重点由汇总人群转变为分散的个人与小团体 新的资料来源(不是统计资料而是问卷调查、访谈等) 探讨新的方法(不是传统的、提示资料内部结构的数学和推理统计方法) 力求将地理学与跨学科探索的主流结合起来 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陈传康观点) (1)??居民的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 (2)??企业经理阶层的区位行为研究 (3)??规划决策人的感应和行为研究 (4)??感应和行为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5)??灾害的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 人文地理学行为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 (Gollege,Wllimson,1972) 决策和选择行为研究(尤其是区位选择,路线选择和光顾方式) 信息流分析(尤其是涉及新型式的与扩散的信息流) 调查和学习模型(通常产生于心理学理论) 选举行为研究 感应研究(主要是指对灾害感应,映象构成和心理图谱的研究) 行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