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嘧磺隆、单嘧酯对固氮蓝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pdf

单嘧磺隆、单嘧酯对固氮蓝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嘧磺隆、单嘧酯对固氮蓝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固氦蓝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摘要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为二类高选择性、广谱、低毒的超高效除草剂 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单嘧磺隆、单嘧磺酯作为我国 具原创研制开发成功的二种新磺酰脲类除草剂,以其超低用量、除草 高效、安全,不仅显示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 我国除草剂自主开发的一个新里程碑。固氮蓝藻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 产者,’也是天然的优质资源,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国 内外资料表明除草剂对藻类会产生毒性,然有关二种新磺酰脲类除草 剂对固氮蓝藻的生态毒理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满江红鱼腥藻、固 氮鱼腥藻及水华鱼腥藻为代表,运用细胞及分子毒理学的一系列研 究手段,通过对二种新除草剂对固氮蓝藻的毒性及其富集和降解之间 的关系,光合效应和固氮能力的损伤以及其伤害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多角度地揭示其对固氮蓝藻的生态毒理,也为二种新除草剂的推广应 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排除溶剂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实验中首先测定了有机 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藻类的毒性影响。有机溶剂DMF和表面活性剂 TritonX-1 00对满江红鱼腥藻,固氮鱼腥藻及水华鱼腥藻的NOEC值 分别为0.5%,0.5%及O.2%和O.025%,O.005%及0.001%。溶剂对三 种鱼腥藻色素的浓度影响表现出来的规律与对生长速率的影响是· 致的,溶剂对色素的组成成分没有影响,但对其含量表现出有促进或 抑制作用。 不同浓度的单嘧磺酯、单嘧磺隆对鱼腥藻的毒性以及不同种类鱼 腥藻对单嘧磺酯、单嘧磺隆的敏感性不同。三种不同类型的鱼腥藻在 低浓度(0.Ol~O.001mg/L)的单嘧磺隆及单嘧磺酯下对藻营养细胞形态 结构及生长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浓度(10-100mg/L)的单嘧磺隆及单嘧 磺酯下,则使藻丝断裂,藻细胞畸形,衣鞘被损,甚而细胞壁破坏, 细胞死亡。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藻生长的毒性呈现出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由EC。。值可见,单嘧磺酯对藻的毒性在培养72hr时为最 强:.而单嘧磺隆在培养120hr时,其毒性为最强。三种鱼腥藻对单嘧 磺隆的敏感性依次为:满江红鱼腥藻固氮鱼腥藻水华鱼腥藻:而 对单嘧磺酯的敏感性依次为:满江红鱼腥藻水华鱼腥藻固氮鱼腥 藻。且单嘧磺酯对藻的毒性比单嘧磺隆强。 藻类对单嘧磺隆、单嘧磺酯二种除草剂具很强的富集能力。满江 红鱼腥藻、水华鱼腥藻及固氮鱼腥藻对单嘧磺隆的BCF在72hr达到 对于单嘧磺酯,则在48hr达到最大,其最大BCF分别为152900, 120081及71030。满江红鱼腥藻、固氮鱼腥藻及水华鱼腥藻都能不同 程度的降解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其降解率大dJJl顷,序分别为:满江红 鱼腥藻固氮鱼腥藻水华鱼腥藻;满江红鱼腥藻水华鱼腥藻固氮 鱼腥藻。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三种鱼腥藻的毒性大小顺序与藻类对 单嘧磺隆、单嘧磺酯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一致,说明单嘧磺隆、单嘧 磺酯对三种鱼腥藻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在藻类细胞 内的富集量。 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三种鱼腥藻的光合效应呈现出多样性。单 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不影响鱼腥藻细胞中的色素的种类,但其不同浓 度会影响固氮鱼腥藻细胞内的色素的含量。两种除草剂对满江红鱼腥, 水华鱼腥藻藻以及固氮鱼腥藻的净光合抑制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单嘧 磺隆、单嘧磺酯对鱼腥藻净光合的50%有效抑制浓度为 0.00589-0.00846 mg/L。3种鱼腥藻的PSII的光量子变化也有同样的 显著浓度抑制效应。可见,两种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藻类 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影响。 三种鱼腥藻在高浓度单嘧磺隆及单嘧磺酯(10mg/L)下,异形胞形 成呈现被抑制作用,而随浓度进一步降低,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 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因不同藻种而有所差异。在高浓度下藻的异形胞 发生畸形,甚而细胞壁破坏,异形胞的整个原生质中的DNA微丝和 核糖体流失,类囊体破碎,固氮酶不可逆地失活,固氮作用受阻,细 胞解体。三种藻的固氮酶活性在不同浓度单嘧磺隆及单嘧磺酯下呈现 不同趋势。在低浓度(单嘧磺酯O.001,--0.1mg/L,单嘧磺隆0.1mg/L)时, 固氮酶活性呈现显著增加,而在高浓度10mg/L时,其固氮酶活性则 显著下降。 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能在低浓度下刺激鱼腥藻的蛋白质合成,但 随浓度的提高,这种刺激效果逐渐减弱。在高浓度100mg/L时出现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