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南湖底泥疏工程效果研究.pdf
摘 要
本文以长春南湖底泥疏浚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南湖底泥疏浚期间,
经过2002~2003年连续2年(每年5~10月)水化学、浮游生物、底栖
生物和底泥的采样分析,从构成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三个方面即水化
学、水生生物和底泥研究了南湖底泥疏浚的实际效果。分析了南湖底
泥疏浚前后水化学、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变化,探讨了疏浚后南湖
水化因子、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底泥演化趋势。
疏浚后南湖水质透明度、pH值变化不大;溶解氧和CODc,增加;
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磷和BOD5比疏浚前降低。水
质主因子分析表明:疏浚前,南湖水化学因子中起控制作用的是总磷、
CODcr,其次是氨氮和总氮;疏浚后起控制作用的是pH值、BOD5,其
次是悬浮物。 疏浚前后水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疏浚前后南湖总
体的水质状况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
疏浚后,2002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85种及变种,2003年为334
种及变种。2002.2003年间南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相对稳定,为旺.中污
带到B.中污带指示种。疏浚后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演替,由疏浚前的
绿藻一蓝藻—硅藻型演变为目前的绿藻一硅藻一蓝藻型。2002年检出
浮游动物134种,2003年117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多为u.中污带到B
中污带指示种。底泥疏浚前后南湖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疏
浚后浮游动物主要是原生动物和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极少,不
足1%。疏浚后2000~2003年浮游动物数量上升,生物量下降,表明南
湖浮游动物小型化趋势明显。2003年检出底栖动物15种,以寡毛类、
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三个类群为主。南湖底栖动物的种类少,优势种
水丝蚓、摇蚊幼虫和羽摇蚊幼虫,为中到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种。底
泥疏浚对螺、蚌等软体动物干扰较大。疏浚后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减少,Margalef指数由3.45下降到1.87。
南湖底泥疏浚后底泥中有机质含量下降17%,总氮含量下降36%,
总磷平均值下降较小,仅为3.33%。总磷含量疏浚后变幅较大,变异系
数为95%,I站含量明显偏高导致疏浚后总磷平均值的偏高,影响了底
泥疏浚的效果。同疏浚前相比,疏浚后底泥中Cd含量降低;zn和Cu含
量增高,原因是位于南湖大桥西南I站的点源污染引起的。疏浚后底泥
Cu(2.54)Ni(1.72)C r和
r(1.02)As(I)。目前南湖底泥中重金属中C
介于I级和II级之间,zn达不NIII级。在南湖底泥重金属中zn污染最为
严重。
关键词:疏浚,水化学,水生生物,底泥,南湖
Abstract
of eventshave
effectssediment been
Environmental dredging
for in
shallowlakeChina.A ofbottom
reported project
uncommonly
at
carried inorder
sediment hasbeen theLakeNanhusince2000
dredging
to its the from
control period May幻October
eutrophication+During
in of water
characteristic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