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休克创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科学休克创新.ppt

第六章 外科休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腔镜外科 定义 休克(shock)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本质与特征 本质 氧供给不足 氧需求增加 特征 产生炎症介质 休克治疗关键环节 恢复供氧 促其对氧有效利用 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 保持正常细胞功能 低血容量休克病因 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 、宫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 大量血浆丧失(如严重烧伤时)引起。 脱水(如急性肠梗阻、高位空肠瘘等)引起。 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病因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神经源性休克病因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 过敏性休克病因 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二、病理生理变化 微循环变化 体液代谢改变 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病理生理基础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组织灌注不足 产生炎症介质 (一)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收缩期——休克的代偿期800ml 微循环扩张期——进入休克抑制期1600ml 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休克指数2------严重休克 (二)体液代谢改变 儿茶酚胺 醛固酮 三磷酸腺苷 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 前列腺素和白三烯(LT) 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 1.休克时儿茶酚胺释放 3.休克时三磷酸腺苷 4.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 5.前列腺素和白三烯(LT) 6.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 (三)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四)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在严重休克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的原因乃微循环障碍所造成。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休克的原因和休克持续时间久暂有密切关系。 1.肺 2.肾 3.心 冠状动脉灌流量的80%发生于舒张期。冠状动脉的平滑肌以β一受体占优势。在休克代偿期,虽然体内有大量儿茶酚胺分泌,但冠状动脉的收缩却不明显,故心脏的血液供应无明显减少。 4.肝脏及胃肠 5.脑 (二)口渴 。皮肤和粘膜苍白、潮湿,末梢血管充盈不良,肢端发凉;严重时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厥冷,周围静脉收缩,凹陷,重者硬如索状。 四、早期诊断 血压升高而脉压差减少 心率增快 口渴 皮肤潮湿、粘膜发白、肢端发凉 皮肤静脉萎陷 尿量减少(25~30ml/h) 五、确定诊断 收缩压<10.7kpa(80mmHg),脉压<2.7kpa(20mmHg)。 有组织灌流不良的表现,如表情淡漠、烦燥不安、肢体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等。 尿量明显减少(<25ml/h)。 代酸,动脉血乳酸超过15mg /dI。 六、实验室检查 (一) 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 血浆电解质测定,主要是钾、钠、氯。 肝、肾功能检查等。 血气分析,借以了解血液氧合、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变化情况。 尿常规检查。 其他检查如EKG,X线片,胸、腹腔 穿刺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等视伤情和病情而定。 (二) 进一步检查 动脉血乳酸测定(正常值:1~1.5 mmol/L) ,是估计休克的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中心静脉压( CVP )监测(正常值5~10cmH2O),代表了右心房或胸段腔静脉内压力变化。 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 CO=心率×每搏排出量(4~6L/min) CI= CO /体表面积(m2) (正常值:2.5~3.5L/min/m2) 肺动脉压 (PAP)和肺毛细血管动楔压(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较CVP敏感。 DIC可能时,要测定血液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80 ×109/L 纤维蛋白原1.5g/L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 3P Test (+) 破碎红细胞2% 胃肠粘膜内 PH 值测定:反映局部灌注和供氧情况,发现隐匿性休克。 休克时间延长者应及时送血液细菌增养。 休克监测 一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