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果蝠对植物子的传播及行为学研究
摘 要
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研究了两种常见的果蝠——犬蝠(Cynopterussphinx)和
棕果蝠(Rouseuus
leschenaultO的食性、对小果野芭蕉(Musaacuminata)、光叶桑
oblatum)的种子传播及它们的取食行为对
(Morusmacroura)和高檐蒲桃,(Syzygium
两种榕树——聚果榕(Ficusracemosa)和对叶榕(Ficus
hispida)种子萌发行为的影
响,并通过室内研究证实了棕果蝠取食过程中嗅觉的重要性。在海南海口市郊通
过无线电跟踪研究了棕果蝠的冬季活动规律。结果表明:
犬蝠利用1l科20种植物的果实,2科2种植物的叶片;而棕果蝠利用8科
14种植物的果实,l科1种植物的叶片。它们主要取食果实,包括栽培的经济果
实(如荔枝,龙眼等),也取食少量树叶。桑科榕属的物种是两种果蝠稳定的食
物资源。其它科的植物果期也彼此衔接和镶嵌,为两种果蝠食物选择提供了一个
广阔的空间。研究发现雨季(∞10月)两种果蝠食物类型在本地区重叠程度较高,
它们共同利用的植物类型占记录植物类型总数的64%。
犬蝠取食小果野芭蕉在夜晚24:00以前有明显的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
蝠平均被捕获量为2.2±o.33只/日、1.4i-0.32只/日,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同时这两个季节在样地收集的种子团数量分别为9.0士1.12个,日和7.2士1.37个/
日,也没有显著差异。所标记果实的消失曲线非常相似,果实在成熟后的两个星
期内被犬蝠大量取食,所有果实在1个月内全部被取食完毕。犬蝠对小果野芭蕉
种子的传播受生境影响较为显著,各样地间种子传播的结果大不相同;地点和季
节对犬蝠传播种子不存在交互影响。犬蝠对小果野芭蕉种子的传播距离为
50_-200m,是小果野芭蕉有效的种子传播者。
两种果蝠取食光叶桑果实时,高峰发生在22:00.22:30和23:00.23:30之间。
铁力木(Mesuaferrea)和糖胶树似lstoniascholaris)是果蝠最喜爱的进食地,其它
乔木如毛紫葳(Baccaurearamiflora),火烧花(Mayodendronigneum),檬果樟
tetrandra)等也被果蝠所利用。进食
(Caryodaphnopsistonkinensis),黄果}b(Celtis
地密度随着离母树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距母树的距离与传播种子的数量没有相关
关系。果蝠取食行为(包括种子被吐出和通过消化道)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最终萌发
率,但同时也改变了其它萌发参数。
两种果蝠取食高檐蒲桃活动规律在前半夜较为一致,没有发现取食次数在时
间上的显著差异。果蝠取食果肉后吐出的高檐蒲桃种子(不带果肉)在非进食地种
子萌发率显著高于母树树冠下的萌发率。果蝠吐出的不带果肉和带果肉的种子与
带有完整果肉的种子的萌发曲线非常相似,最终萌发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啮
齿类动物是高檐蒲桃种子重要的捕食者,包括2种松鼠和鼠科2个物种。无论是
短期观察还是长期观察,高密度或低密度种子(或果实)在距母树不同距离的3个
梯度上被捕食率都没有显著差异。短期观察中,密度对种子或果实被捕食率有显
著影响仅仅发生在距离母树20m的地方,这个距离上低密度种子或果实被捕食
率均为0%,显著低于高密度样方。但长期观察中,各个距离上的密度对种子或
果实被捕食率均没有影响。
两种果蝠取食聚果榕和对叶榕后,其种子一部分通过消化道后排出,另一部
分随着咀嚼后的果渣被吐出。棕果蝠取食没有显著影响聚果榕种子的萌发率
(GP)、最短萌发时间(T。)和萌发开始(GS)(包括粪便中和果渣中的种子),但推迟
50%的种子萌发所需时间(T50)l天。犬蝠取食没有影响聚果榕种子的GP、GS、
Tm。和Tso。棕果蝠取食对叶榕后,种子的CaP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但棕果蝠粪便
和果渣中对叶榕种子的T。。和GS均增加1天,果渣中的种子T50推迟1天。
无线电跟踪研究棕果蝠结果表明棕果蝠离开日栖息地的时间大约在天黑后
90-110分钟,棕果蝠雄性个体平均夜间活动时间为391.8rain,雌性个体的夜间
活动时间为533.7min。棕果蝠平均活动区大小为22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面向高速公路运管理的交通运行分析方法研究.pdf
- 面向高通量dn检测技术的微生物基因识别及基因组分析.pdf
- 马家塔复垦区土质量评价及其平衡施肥研究.pdf
- 马尔科夫链蒙特罗法(mcmc)在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pdf
- 马铃薯抗晚疫病效位点的基因定位和遗传分析.pdf
- 马铃薯早熟相关状研究及多样性分析.pdf
- 马铃薯晚疫病水抗性与β-氨基丁酸诱导抗性防卫系统基因表达的差异.pdf
- 马铃薯晚疫病水抗性相关基因诱导表达谱及水平抗性机制初探.pdf
- 马铃薯晚疫病水抗性相关基因stpk1、stlrpk1、star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马铃薯淀粉合成键酶活性变化及对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