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晚疫病水抗性相关基因stpk1、stlrpk1、star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摘要
tuberosum
马铃薯(Solanum L.)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全球工农业生产
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联合国宣布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强调了马铃薯在全球
粮食系统中的重要地位。马铃薯的生产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其中由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最具毁灭性的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
通常分为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晚疫病原菌小种变异迅速,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垂直
抗性并不持久。水平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非小种专化抗性,对不同的生理小
种都具有抗性,并且较为稳定、持久。但目前对于水平抗性机理的研究还很薄弱,
极大限制了抗性资源的有效利用。本研究旨在通过3个水平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
功能分析,探索抗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该基因cDNA全长1779
bp,编码416个氨基酸。该基因全长gDNA序列中具
有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用马铃薯二倍体群体PCCl将该基因定位于第Ⅸ染
色体。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晚疫病病原菌接种1h后该基因开始表达,而且
可以持续表达36h:
2.用RACE的方法,从马铃薯水平抗性材料中克隆了一个新的富含亮氨酸重
复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tLRPKl(S_olanum
1)。该基因eDNA全长3137
_receptor-liket2rotein_kinases bp,编码796个氨基酸,具
有1个信号肽、5个亮氨酸模体、1个跨膜域、2个脯氨酸重复区和1个丝氨酸/苏
氨酸蛋白激酶域,与拟南芥(Arabidopsis
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花和幼叶中表达水平较高,被晚疫病原菌强烈
诱导表达,并且受SA、MJ、ETH和ABA诱导时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3.用RACE的方法,克隆了一个马铃薯富含锚蛋白重复结构域的基因Star
(Solanum
tuberosum_ankyrin—richrepeat)。该基因cDNA全长204714个
bp,编码5
氨基酸,与水稻(Oryza
h
个锚蛋白重复域和1个环指域。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晚疫病病原菌接种24
时,该基因开始表达,随后逐步增强;2至36
导,而只在24至36h受ETH诱导:
4.分别构建了CaMV
达载体。以马铃薯试管薯为受体材料,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上述载体导入马铃
薯试管薯,分别获得“鄂马铃薯3号(E3)正义超量表达株系15个,“转心乌”(W)
明每个转基因植株有1.3个拷贝。晚疫病病原菌接种实验表明,与未转基因株系相
比,干涉株系更抗病,而超量表达株系更感病,说明StPKl基因为马铃薯抗病反应
中的负调控因子;
5.为了研究StPKl基因负调控马铃薯抗病反应的分子机理,考察了11个马铃
薯抗病基因在接种晚疫病原菌24h后在E3超量表达株系、E3和E3干涉株系中的
表达。结果表明,有5个基因在StPKl超量表达株系中表达减弱,而在干涉株系中
表达增强,这表明StPKl处于这5个基因的上游,且负调控它们的表达;
h一
直持续到36h,而受其它因子诱导并不强烈。用SA处理马铃薯植株的第3复叶,
表达,这表明SA无极性地向上、向下传递信号。此外,被StPKl负调控的5个基
因也受SA诱导表达。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StPKl基因处于SA信号途径;
7.分别构建了CaMV
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分别获得8个和7个转基因烟草株系,转基因植株晚疫
病病原菌接菌试验表明,接种5d后,与未转基因烟草相比,超量表达株系更抗病,
推测StLRPKl基因和Star基因为马铃薯抗病反应中的正调控因子。
关键词t马铃薯;晚疫病;蛋白激酶基因;富含锚蛋白重复基因;负调控;
信号途径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茶树分子遗传图构建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研究.pdf
- 茶树咖啡碱生物成途径研究及其分子调控.pdf
- 茶树品种及儿茶氧化与其防癌效应的比较和机制研究.pdf
- 苦瓜种子发育过中质量变化的基因型差异及降糖多肽-k提取、纯化条件研究.pdf
- 茶树抗坏血酸过化物酶(apx)基因克隆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与生理响应.pdf
- 茶树幼根set库构建及茶氨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pdf
- 茶树脱水素基因hn2的原核表达和体外功能鉴定.pdf
- 茶树花粉特异蛋基因cspsp1的荧光定量分析及rnai抑制.pdf
- 茶树花多糖的提、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茶花的安全性评及茶黄素和茶籽黄酮苷对呼吸链酶作用机理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