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菊头蝠生长育及交配期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研究.pdfVIP

马铁菊头蝠生长育及交配期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铁菊头蝠生长育及交配期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研究

摘 要 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分布广泛。但是近年来,马铁菊头蝠种群数量 急剧下降,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濒危物种,已被1UCN红色物种名录列为较少关注 声行为多样性极高、发声和听觉神经系统最复杂的种类之一,一直是蝙蝠回声定位声 波、行为生态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关于马铁菊头蝠的生长发育和 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论文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驯养蝙蝠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年-2008年分别在吉 林省集安地区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系分别开展了马铁菊头蝠幼蝠体型 与声波的个体发声学及交配期交流声波与行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首次对中国境内马铁菊头蝠幼蝠出生时间与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准确地定 量估算年龄预测方程和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吉林省集安市治安村大砬子洞内的马铁菊 头蝠幼蝠出生时间为7月8日~7月23日。初生幼蝠身体无毛,眼睛紧闭,出生23天后, 能够在洞内自由地飞行,出生33天后,第一次飞出山洞进行捕食。马铁菊头蝠幼蝠中, 前臂长在前19天内呈直线增长,增长率为1.42 ram/day,体重在前11天内呈直线增长, 增长率为0.549/day,第四掌骨骺间距在出生后11天前呈直线增长,出生15天后呈直线 下降。前臂长与骺间距分别是估算幼蝠出生前19天及第15.35天的年龄预测方程的最 适参数,Logistic曲线是最适于描述幼蝠生长发育的非线性生长曲线。幼蝠生长发育 能够直接反映母蝠的哺乳状态和种群的生存能力,是研究蝙蝠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研究结果能够促进对其飞行、捕食、回声定位及交配等生态行为早期发育的研 究,并为探讨影响幼体发育的因素和深入研究蝙蝠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生态和行为变 化提供基础数据。 2.对马铁菊头蝠幼蝠声波特征随年龄的变化进行研究,并确定幼蝠声波个体发 声学特征及母婴交流方式。马铁菊头蝠初生幼蝠发出2种多谐波(5.8个)、声波主频 叫声,主要用于母婴交流,一种为声脉冲时间较短(3.28:L-0.49ms)的回声定位声波 雏形,发育为回声定位声波。幼蝠声波主频率、声脉冲持续时间及各谐波频率均与前 臂长呈显著正相关,声波谐波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幼蝠只在出生后前二周内发出伴 有可听声的不连续叫声,随着幼蝠的生长,其叫声中可听声部分逐渐减少,年龄在2 周以上的幼蝠只发出纯音超声波,带有可听声的不连续叫声主要用于母婴识别与交 流。马铁菊头蝠母蝠只哺乳自己的幼蝠。本研究通过对马铁菊头蝠幼蝠在无母蝠干扰 下自然发声声波随年龄发育的研究,发现马铁菊头蝠幼蝠既发出用于母婴交流的不连 续声波,又发出回声定位声波雏形。这一结果对解决关于幼蝠发声类型的争议和明确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起源与发声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首次对马铁菊头蝠交配过程中的交流声波与行为进行了录制与分析,并探讨 其功能。成体雄蝠和雌蝠单独置于笼中后,雄蝠首先接近雌蝠,不断用翼或嘴碰触雌 蝠,接触之后开始交配。交配时,雄蝠和雌蝠均倒挂在笼顶,雄蝠弓起背部,用翼和 后足从雌蝠背后抱住雌蝠。交配过程中,雄蝠在试图将阴茎插入雌蝠身体时发出短交 很少发声,只在交配初始阶段偶尔发出带有噪音的交流声波。雄蝠交配时发出的波型 和频率均较稳定的交配声波主要对雌蝠起到指示作用,向雌蝠传递求偶和安抚信号, 可能是配偶重聚和识别的重要线索。研究结果是对被普遍忽视的蝙蝠声学交流行为的 重要补充,能够为深入开展蝙蝠生殖行为生态学提供理论依据。 4.在8只马铁菊头蝠个体(6雄,2雌)中发现了短交流声波。在这8只个体中, 回声定位声波主频变化较大,短交流声波的主频率相对稳定,且不同个体间的短交流 叫声频率不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叫声频率。比较回声定位声波和短交流 声波主频率和声脉冲持续时间的CV值显示,短交流声波主频率的CV值较稳定, 不随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的CV值变化,而声脉冲持续时间的CV值则随回声定位声 波的CV值变化较大。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从未被研究者发现的问题:蝙蝠的交流声 波发声神经控制系统可能比其回声定位声波控制系统更精确,是关于蝙蝠交流声波发 声的重要发现,能够为完善蝙蝠发声系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有力的行为生态 学证据。 关键词:马铁菊头蝠;生长发育;交配;交流声波;交流行为 Ⅱ Abst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