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司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 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在不断的向大自然获取利益时,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不仅给经济发展带了负面效应,而且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环境争端司法救济制度的分析,发现诸多问题,并为完善通过公益诉讼保护环境为主的司法救济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环境 司法保护 公益诉讼
作者简介:林鹰,法学学士,象山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286-02
如今,生活质量已取代经济利益成为普通大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环境争端却是越来越普遍,如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2009年陕西省风翔市等地重金属污染事件、内蒙古赤峰市居民因饮用水污染而患病、湖南省武冈市因企业污染造成儿童血铅超标、2011年渤海湾康菲石油蓬莱19-3油田作业区漏油事件、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铬渣污染事件等等,一桩桩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视环境问题的现实,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司法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环境司法保护的现状公民享有要求生活在良好环境中的权利,1969年美国首先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规定了环境权,明确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健康的环境,也有义务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之后《东京宣言》、《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人类环境宣言》中都确认了这一概念。我国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则明确提出了“公众环境权益”的概念。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要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司法全面介入环境保护领域打开了大门。
但直到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才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至此,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才终于改变了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则依然是缺乏明确规定。立法滞后,实践先行,事实上,我国已有不少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如2005年北大师生诉中石油公司松花江污染案、2007年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诉天峰化工公司红枫湖污染案、2008年以来广州市检察机关先后诉海珠区某制衣企业违法排放污水案、番禺区某皮革厂偷排废水造成海域污染案、2009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污染案等。对这些案件,有的未被法院受理,有的经法院判决或调解结案,其中也有原告方获胜诉判决的案例。环保法庭正是在这时节应运而生,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5个省(直辖市)共设立了77个环保法庭,其中包括海南省高院、海口中院、无锡中院、昆明中院、贵阳中院、江西和山东等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以环保审判庭、环保巡回法庭和环保合议庭等几种模式存在。随着这些环保法庭的建立,一些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也相应出台,如嘉兴市人民检察院和嘉兴市环境保护局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若干意见》,而此前贵阳中院、无锡中院、昆明中院也相继发布过设立环保审判庭、试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对民事和行政原告主体资格进行拓展,确认了包括环保部门、检察院和环保社团组织为民事和行政原告的环保案件诉讼主体地位。这样的尝试极具开创性,意义非常巨大。
但在实践中,面对环境争端,大多数人选择向媒体反映或交给行政机关,选择司法救济的人很少。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2011年前三季度涉环保信访数量为4.3万件,而同期环境一审案件仅为261件,相当于0.6%的环境纠纷通过诉讼渠道进入法院。环保系统与司法系统反应的环境争端情况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试点的环境法庭也多遭遇零案件的尴尬,普遍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
二、我国环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缺失
其实保护生态环境和公民的环境权益,公益诉讼是利器,但是我国直到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才明确规定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就是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怎么来认定“社会公共利益”,“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又具体指哪些机关和组织,都不甚明确,可操作性差。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则是至今尚无法可依。
(二)从业法官专业性有待提高
环境争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案件的审理判断除了需要法律知识外,还需要相关的环境学科的知识,但我国环境法专业设置较晚,环境法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对环境法学知识并不熟练,加上我国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园区现场5S执行标准及操作手册.pdf VIP
- 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思.pptx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当代西方隐喻理论要点.ppt VIP
- 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pptx VIP
- 纪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共十集解说词.doc VIP
- 10《苏武传》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6.4中国舞曲 课件 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