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第 5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
总第 132期 JOURNALOFFUQINGBRANCH OFFUJIANNORMALUNIVERSITY
高岭土 /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对Pb2+吸附
李世迁L,陈盛 ,徐慧诠 ,彭虹3,张万顺2,周培疆 。
(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海洋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所 ,福建福清 ,350300;
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13079;
3.武汉大学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以高岭土为基本原材料制备壳聚糖插层高岭土复合吸附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 (FTIR)、
x一射线衍射 (XIkD)、电镜扫描 (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吸附剂对实际铅酸
蓄电池厂含铅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壳聚糖 /高岭土复合吸附剂对Pb 的去除率为99.1%,处理后
的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高岭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Pb
中国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5)05—0001—05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太 以获得更高吸附能力并降低成本。
阳能等清洁能源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电池产 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要成
业也因此而蓬勃发展,其中铅酸蓄电池是电池 分、质地纯净的细粒粘土。福建蕴含丰富的高
产业一种,在生产铅酸蓄电池过程中产生大量 岭土资源,探明储量有 1.1亿吨 [11,12]0高岭土
的含铅离子废水,如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 是一种非金属粘土材料,由氧硅四面体和铝氧
境造成污染。重金属离子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八面体以特定的组成及结构结合而成,具有片
有化学法 ”,生物法 ,物理法 。等。用化学 层状的微观形貌。高岭土的层面结构中存在大
法处理含铅废水会产生大量污泥,生物法和物 量的A1、si等位点,这些位点能够与阴离
理法处理效果好,但具有成本高的特点 。因 子结合吸引,此外,高岭土的晶片端面的电性
此,寻求高效廉价对重金属离子废水有较好净 为负,也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去除水体中的重金
化作用的吸附材料,具有重要作用。 属离子。通过高岭土层面和端面的协同效应,
甲壳素在自然界中的量仅次于纤维素,壳 导致高岭土具有了较高的吸附污染物的性能,
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 自然界中唯 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一 碱性多糖,具有优 良的生物亲和性、生物 治理 [1 。同时,高岭土具有 良好的机械性能、
可降解性、无毒、环境友好性和易于化学改性。 优 良的稳定性、环境友好 、来源广泛且成本低
壳聚糖分子表面含有大量的一OH、一NH 基团, 廉,具有很好的大规模化应用前景。目前对于
使得它能与很多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 5【】。 高岭土的研究有对放射性 Ni的吸附 l【和高
壳聚糖还可以作为金属捕捉剂,能够吸附捕集 岭土同时吸附Na和Ph化合物 1【’等。
多种水污染物质,壳聚糖作为吸附材料常和累 基于两者的优点,将高岭土与壳聚糖两
托石 [6-71、沸石 、膨润土9[1、蒙脱石 叫等复合, 者复合制备壳聚糖 /高岭土复合水处理材料。
收搞 日期:2015-09-01
基金项 目:国家 “十二五”重大科技项 目(2013Z00);中国博士后基金 (2014M562067);
福建省 自然科学基金 (2o14jOlO38);福建省重大科技项 目(2013H4004);福建中青年教师
教育科研项 目(JA11285)
作者简介:李世迁 (1974- ),男,江西鄱IrmA.,副教授,博士(后)1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友好功能材料。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