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ppt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 B.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 C.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 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对戏曲音像的一些收藏。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充满粉尘气息的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它们是我心中的财富。 A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C、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 D、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命题者常设计的误用类型有: ①望文生义 ②褒贬颠倒 ③对象、范围不当 ④搭配不当 ⑤谦敬错位 ⑥语法功能的误用 一、防止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1、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2、历史如同一条长河,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3、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4、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5、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关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二、辨明色彩: 1、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2、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3、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三、对象误用: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3、你要办工厂,没有资金没关系,我一定鼎力相助。 四、语义轻重误用 ①谢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②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观点。 五、词意重复 1、她一语道破了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2、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六、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2、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七、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1)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2)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3)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 C 2013-1-7 一、考纲解读: 1、《考试大纲》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2、2004年考纲开始把“成语”改为了“熟语”,扩大了考查范围,成语、格言、谚语、俗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一起进入了考查范围。 成语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下乌鸦一般黑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炒鱿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满招损,谦受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谚 语(俗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成 语 三、考试规律总结: 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 个别(如美轮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 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 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 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 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 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 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规律总结: 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 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 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3、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