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估计与分析.pdf
维普资讯
·42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
估计与分析
张 志 柏
(广东省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学院)
【摘要】基于协整、动态最小二乘法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 1953年以来的中
国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与结构弹性系数进行了估计与分析。经
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均能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但能源价格的影响相对微
弱。GDP增长 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 1833万吨标准煤,这与最近6年经济运
行的实际情况吻合地很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 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
3136万吨标准煤,能源价格增长 1个百分点将抑制能源需求 813万吨标准煤。过
去 50年中,经济增长消费了约 90 的能源,10 左右的能源被浪费。得到的主要
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想更大地发挥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调节作用,必须让市场主
导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或降低工业能耗对于实现能源发展 “十
一 五”规划27亿吨标准煤的总量控制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动态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TheElasticityCoefficientsofChineseEnergy
Consumption:EstimationandAnalysis
Abstract:The incomeelasticitycoefficients,priceelasticitycoefficientsand
structuralelasticitycoefficientsofChineseenergyconsumptionbetween 1953and
2005areestimatedandanalyzedbasedoncointegration,dynamicOLS anderror-
correctionmode1.Economicgrowthandstructuralchangecan affectenergycon—
sumptionobviously.1 increaseofGDP resultsin 18.33milliontonsofSCE in—
creasewhichmatchestherealeconomyverywelland 1 structuralchangeresults
in31.36million tonsofSCE change.Comparedwitheconomicgrowthandstruc—
turalchange,theeffectofenergypricebeisless.Inthepastfiftyyearseconomic
growth consumes90 energyandtheother10~//ooiswaSted.Themainpolicycon—
clusionisthatgovernmentshouldmakeenergypricebedecidedbymarket,up—
gradeindustrialstructureorsaveenergyuseforindustry.
Keywords:EnergyConsumption;IncomeElasticity;Price Elasticity;Dy—
namicOIS
维普资讯
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估计与分析 ·43 ·
我 国政府在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到 2010年,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但 2006年中国单位
GDP能耗仅下降1.2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在增长,没有实现上年年初确定的
单位 GDP能耗降低4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的目标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pdf
-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pdf
- 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刍议.pdf
-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公平正义思想.pdf
- 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pdf
- 中国柽柳属植物研究进展.pdf
-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pdf
- 中国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比较分析.pdf
-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下).pdf
- 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救赎”.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