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法学研究.pdfVIP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法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法学研究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 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 王 太 平  内容提要:2013年商标法的重大修改之一是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修改。然而, 规定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商标法第57条第2项中的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概念及两 者之间的关系均是不清楚的。混淆可能性吸收相似性、混淆可能性内化于相似性以 及以相似性为基础、以混淆可能性为限定条件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商标侵权判断标 准的三种代表性立法例。从法理上看,商标的通信本质决定了混淆性商标使用会影 响商标功能的发挥,商标法立法目的决定了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判断的基本标 准,商标权的基本权能决定了混淆可能性主要适用于商标和商品有一者不相同但近 似或者类似的商标使用情形,维持公平竞争和自由竞争平衡的商标保护基本政策决 定了混淆的程度是混淆可能性,相似性本身的重要性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决定了相似 性可以是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引入混淆可能性 的基本动因来看,商标法第57条第2项所确立的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可以解释为以 相似性为基础和前提、以混淆可能性为限定条件,而传统上内含于商标近似、类似 商品、类似服务、商品与服务类似等概念的混淆可能性应该从这些概念中剥离。 关键词:商标法 商标侵权 相似性 混淆可能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8月30日,商标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其重大修改之一是对商标侵权的判断标 准作了调整。1982年、1993年和2001年商标法均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 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本文受湖南省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重点学科”资助。 ·162·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 〔1〕 权的行为。 从这一规定来看,要构成商标侵权,只需要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 相同或近似商标,“商标相同或近似 +商品或服务相同或类似” (以下简称 “相似性”)标 准成为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2013年商标法第57条将2001年商标法第 52条第 1项一分为二,其第 1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 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第2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 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 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根据该 规定,2013年商标法第57条第 1项仅适用于商标相同、商品也相同的商标侵权行为,无需 混淆可能性要件,而第57条第2项的规定则除了原有的相似性要件之外,增加了混淆可能 性要件。   对于2013年商标法对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这一修改,有学者指出:“修正案第57条将 混淆确立为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理清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使商标权的保护更 加符合商标立法的本意,也更加符合商标司法中侵权认定的实际情况,具有重大的进步意 〔2〕 义”。 的确,2013年商标法在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混淆可能性要件,不仅 切实反映了我国自1988年 《商标法实施细则》以来商标实践的相关成果,也顺应了相关国 际公约和世界各国或地区商标立法与司法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但遗憾的是,2013年商标法虽然在2001年商标法规定的相似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混 淆可能性标准,从而使得在我国商标司法实践中原本内化于相似性标准的混淆可能性标 准成为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独立内容,却并未明确规定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全面采用混淆可能性标准的美国商标法,还是在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法律规定上 与我国2013年商标法基本相同的欧盟商标法,相似性均是混淆可能性判断中的核心要素, 而我国2013年商标法在规定了混淆可能性标准的同时还保留了相似性标准,那么这里的相 似性是否具有独立的法律意义?在进行商标侵权判断时相似性判断与混淆可能性判断之间 究竟是什么关系?相似性程度的高低又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决定了我国商标侵权判 断标准的逻辑自洽性,还会实质性地影响商标侵权的构成。以 “白人”牙膏商标争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