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范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推进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莆田市财政信息网
规范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推进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教科文科 林爱华 摘 要: 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增长,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成效如何,关系到新机制改革的成败。 本文针对目前我市义务教育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规范义务教育资金使用,加强义务教育资金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今后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建议性思路。 文章架构: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我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情况 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义务教育资金管理使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一)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既指适龄青少年必须接受教育的义务,也指国家保障适龄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义务。 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也决定了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的责任。 因此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是各级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到 “以县为主”转向现行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四个阶段。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影响了“两基”成果的巩固,不利于义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从2006年起,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体制上解决了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责任不清”的问题。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寄宿生生活费和免住宿费,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开始逐步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政策,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近年来我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情况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19所,其中:初中(含完全中学初中部)109所,小学805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47026人,其中:初中131756人,小学211288人,特教学校2201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1781人。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情况对比 2010年我市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支出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 2010年我市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我市义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也呈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全市各级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三、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学校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质量、升学率等,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账务管理意识较薄弱,有的甚至还存在抵触情绪。 二是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特别是基层学校财务人员都是由教师兼职,甚至没有经过培训,缺乏财务专业知识,导致了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收支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 三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学校财务开支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造成部分学校财务管理混乱,白条入帐,各种费用居高不下。 (二)学校预算编制和管理还不够科学和规范 一是基础数据不够真实 有些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补助,往往虚报、多报学生数、班级数、校舍面积等,造成财政部门对学校基础数据掌握不准确、不真实。 二是预算编制不够规范 部分县区存在学校预算编制比较粗放,没有以财务独立核算的完小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和采用“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预算,没有在财政预算中单列。 三是预算编制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预算编制对很多学校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经验不足,其编制的预算只是对数字进行简单分割,随意性较大,造成预算中各项支出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无实效性。 (三)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请根据您的赴华主要事由,选择申请相应种类的签证-bcvisa.pdf
- 《测试和认证管理规范》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süd.pdf
- 第4章建造中检验-中国船级社.pdf
- 港務局告示第22007號.pdf
- 全氯氟烃销售登记管理办法0121.pdf
- 電子應課稅品許可證服務用家指引手冊-tradelink-ebiz.com.pdf
- 《審計署署長第五十號報告書》第4章-香港審計署.pdf
- 會籍membership1.我選擇申請iwouldliketo-康樂及文化事務署.pdf
-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pdf
- 附件1_1051379371.pdf[232.1kb].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