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豆的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述大豆的栽培技术   摘要:大豆的生育期通常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实际上,大豆的一生指的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历出苗、幼苗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荚、鼓粒,直至新种子成熟的全过程。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栽培   一、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照   1.1 光照度大豆是喜光作物大豆的光饱和点一般在30000-400001x,有的测定结果达到600001x,大豆的光饱和点是随着通风状况而变化的。   1.2 日照长度大豆属于对日照长度反应极度敏感的作物,即使极微弱的月光,对大豆开花也有些影响。   2、温度:大豆是喜温作物。不同品种在全生育期内所学要的≥10℃的活动积温相差很大。晚熟品种要求3200℃以上,而夏播早熟品种则要求1600℃以上。大豆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0℃,坐荚率减少57%-71%。北方春播大豆在苗期常受低温危害,温度在-4℃,大豆幼苗受害轻微,温度在-5℃以下,幼苗可能被冻死。   3、降水: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系。与其他粮食相比,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发芽期是大豆最易受害的时期之一。   二、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1、土壤有机质、质地和酸碱度: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大豆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较强,沙质土、沙壤土、壤土、黏壤土乃至黏土,均可种植大豆,当然以壤土最为适宜。大豆对土壤酸碱度是比较敏感的,大豆要求中性土壤、pH宜在6.5-7.5。   2、土壤的矿质营养:大豆需要矿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N、P、K、Ca、Mg、Cl、Fe、Zn、Cu、B、Mo、Co、等十余种营养元素。   3、土壤水分:大豆需水较多。据许多学者的研究,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580-744g。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比较耐旱,此时土壤水分略少一些,有利于根系扎根。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求土壤相当湿润。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加快,此时要充足的土壤水分,如果墒情不好,会造成幼荚脱落,或导致荚粒干瘪。土壤水分过多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三、大豆的栽培技术   1、轮作和耕作   1.1 连片种植和轮作倒茬   连片种植:零星种植是当前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不能发挥,高产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和许多行之有效的普通措施无法落实的主要原因。大面积连片种植可以实行统种分管,做到“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防虫,获得高额产量。   1.2 轮作倒茬:大豆茬的特点及其对后作的影响:①大豆茬有较好的肥沃性;②大豆的病虫很少为害其他作物;③大豆茬的杂草较少。大豆的适宜前作:①喜欢有机质丰富的土壤;②熟地大豆忌重茬;③大豆的适宜前作因不同地区而异。目前,我国北方作物的主要轮作方式如下:东北地区:大豆一春小麦一春小麦;玉米一大豆一春小麦;玉米一玉米一大豆。   2、土壤耕作   2.1 耕地:大豆是需要深耕的作物,20-30cm厚度的上松下实的耕作层,是比较适于大豆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繁殖活动的。耕地要注意质量,耕地的质量要求:耕深要一致,不要有深有浅,不漏耕,没有立垡和大垡条,表面平整严密,不露残茬和杂草,尽量减少开闭垡。   (1)耙地:耙地的主要作用在于粉碎土块,其次也有平地的作用。耙地的时间是否合适,主要看当时土壤水分的多少。水分过多时土壤发黏,不但耕不碎,而且干后更硬。水分过少时,土块干硬,也不易耙碎。   (2)耢地:耢地的主要作用是平整田地,也有碎土的作用。   (3)镇压:镇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耕翻后的土壤耕作层重新恢复到使用的紧密程度。达到上松下实   2、施肥   2.1、基肥: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种植大豆前土壤施用有机肥料,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2.2、种肥:种植大豆,最好以磷酸二胺颗粒肥作种肥,每公顷用量8-10kg。经测土证明,缺微量元素的土壤,在大豆播种前可以挑选适宜的微量元素拌种,各种微量元素要根据土壤亏缺情况正确使用,切不可使用过量,微量元素过量会对大豆产生毒害作用。   2.3、追肥:大豆在生育期中由于某一营养元素的缺乏。即会出现不正常的形态和颜色,可以根据大豆的缺肥症状判断某一营养元素的缺乏而积极加以补救。为防止大豆鼓粒期脱肥,可在鼓粒初期进行根外追肥。做法:首先将化肥溶于30kg水中,过滤之后喷施在大豆叶面上。可供叶面喷施的化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硼砂、硫酸锰、硫酸锌等。   3、播种   3.1、播前准备:对种子质量的要求:将病斑粒、虫食粒淘汰,使种子带病少;将小粒、秕粒及破碎粒淘汰,提高整齐度;将不是同一品种的混杂粒淘汰,手工粒选质量较好。为防止大豆根腐病,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