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有限維度震源法決定地震破裂面1998年嘉義瑞里-氣象科技研究
氣象學報第4 8卷第3期
以有限維度震源法決定地震破裂面:
1998年嘉義瑞里地震序列為例
陳榮裕1 高弘2 張建興1
1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2加拿大地質調查局
摘 要
本文主 旨在運用距離地震震央較近之近場(N ear -field)強震地震波形 ,
取用已知雙力偶地震破裂參數之2組地震震源機制解 ,藉 由地震破裂面與地
震測站間之空間幾何分布差異 ,以合成地震波形與觀測地震波形吻合度之比
較 ,判斷何者為地震斷層面 。其 中吻合度較佳者為地震斷層破裂面 ,而另 1
組為地震斷層輔助(截)面 。希望藉 由本研究方法能夠精確了解地震斷層破裂
面之幾何位置 ,辨識發震構造特性 ,並藉此很清楚找出地震序列發震構造幾
何型態 ,以提供地震發震地區更詳盡之地震構造資訊 。本研究以 1998年7 月
17 日嘉義瑞里地震序列之主震為例 ,取用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臺灣
地區寬頻地震觀測網(BATS) ,以波形反演之2組震源機制解(CMT) ,得到之
斷層破裂面參數為方位角(strik e)340° ,傾角(dip)32° ,滑移角(slip)36° 。結
果與餘震分布之走向及地質構造特性非常吻合 ,證明本研究方法之準確性 ,
並可以提供其他地震做為相關震源特性之研究 。
關鍵詞 :破裂面 、震源機制解 、中央地震矩張量
ev en t s) 或是區域性地震(L ocal ev en t s) ,
一 、簡介
可 以 由波 形 逆 推 求 得 震 源 機 制 解 ( e . g . ,
地震震源研究領域 中 ,震源機制解代 Dziewonski et al., 198 1; Sipkin , 1982 ; Kao
表着地震斷層之破裂結果 ,所表現 出來的 an d Ch en , 19 9 5) ;當然也有採用近站震
是地震大小 (規模 ) 、破裂位置 ( 震央及 源 紀錄 藉以 求得 震 源機制 解 ( K a n a m o r i ,
地震深度) 及破裂方位 (方位角 、傾角 、 1989; Ma Kanamori, 1994 ; Ma Chen ,
滑移角 ) ,除了可以指 出地震斷層破裂型 19 9 9) 。而這些方法都採用點震源合成地
式 ,更 可 提 供 區 域 地 體 板 塊 構 造 研 究 相 震波形(Point sour ce synth etics)方法 ,對
關資 訊 。目前 能 自動 化 運 作 求 取 震 源 機 於 破 裂 面 之 決 定 均 不 足 以 提 供 佐 證 。然
制解 的方法 中 ,不論是遠震(Tel e sei sm i c 而 ,不 論 是 用 P 波 初 動 解 、體 波 位 移 波
-15 -
形 逆 推 法 亦 或 是 中央 地 震 矩 張量 逆 推 法 與實際觀測之地震資料比對 ,由波形吻合
(Centr oid M om ent Ten sor , CM T)所求得 度之高低決定破裂面或是截面 。
之地震點震源機制解都 由雙力偶(D ou b l e 步驟如下 :
c o u p l e ) 來 代 表 ,也 就 是 由地 震 破 裂 面 ( 1) 取近場強震波形資料 ,經過2 次積
(Ruptur e p lan e)及截面(N odal p lan e)所表 分並轉換為Z 、R 、T位移三分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