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政治地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政治地理

二是在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安倍奉行对华对抗、 遏制与孤立政策,致使中日关系严重恶化; 三是大国干涉致海洋领土争端日益复杂和棘手; 四是地区热点、敏感难点问题频繁爆发削弱了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性。 虽 然周边环境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冲突并没有代替合作成为主流趋势,但是新时期中国维护周边和平稳定的难度在加大。 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建构新型的东亚安全体系以及全球治理中的制度变革和规则制定,中国应以更加耐心、更加灵活的态度应对周边的挑战,同时更加积极地 参与全球问题治理,展示一个新兴大国的雍容气度和负责任形象。而周边国家也需要不断适应中国作为大国的和平发展。如果各方当前能够抓住机遇,相向而行,尽 快就地区安全行为规范、合作机制达成共识,那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上述调整和磨合就会显著缩短。反之,则可能陷入长期的困扰与痛苦。显然,前者符合各方的利益。 21世纪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 王正毅,21世纪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6) 【内容提要】观察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必须与其所处的国际体系相联系。在长期历史发 展过程中,随着国际体系的变化,中国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地缘发展战略:朝贡机制下不带任何征服性质的地缘发展战略;条约机制下的封闭式地缘发展战略; 冷战机制下的一边倒战略和多边地缘战略。对于冷战后中国的地缘发展战略,应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东亚地区和亚太地区),以一种非零整和思维来 观察和分析,唯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的发展作出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地缘政治 东亚国际体系 中国发展 战略选择 媒体:“一带一路”重新定位中国地缘战媒体略 来源:中国网 2014-12-17 /opinion_19_117319.html 外媒陆续发表评论文章,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当前成果及影响等予以分析,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转向“睦邻外交” 中国可以通过这些计划充分利用其过剩产能、实现投资多样化并扩大地区政治影响力。 “一带一路”战略说明,中国的外交立场已从早期 的不结盟转向“睦邻外交”。“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把富裕的西欧和东亚国家连接起来。中间的整个地区政治动荡、经济疲软,但存在巨大潜力。 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通过开发新市场来推动经济是中国投资海外的目标之一,另一个目标是减少对通过海上要道进口的能源的依赖。另外,中国政府希望陆上通道能有助于平衡本国不均衡的地域经济发展。 政治地缘战略上,向邻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将使中国拥有巩固其亚洲头号强国地位所需的影响力。 中国“丝路列车”抵马德里 为西班牙进入世界最大销售市场和最大商品制造中心提供了直接通道。 阿拉伯应主动接受丝绸之路 中东不仅有机遇,还存在风险,但北京忽视不起中东。自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其石油消耗20年时间增加近3倍,进口快速增加,从1993年的零增至 2013年的约600万桶,是当年中国石油总供应的58%,今后10年可能翻番。与欧洲、东盟、中东和非洲的贸易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对经由苏伊士 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航线的依赖。 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 杜德斌, 段德忠, 刘承良, 马亚华.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15, 34(2) 199-212. 研究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地理学的地缘政治学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精彩纷呈,并在重大领域有所突破。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学科定位不清晰、优秀成果不足、过度依附西方思维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资料: 地缘政治的旧说新传 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 中国须重视新地缘政治 印度地缘战略构想 资料 地缘政治学 我国的安全环境 臺灣的地緣政治戰略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地緣政治因素 美国全球性地缘战略观 11.3 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综合国力、国力) 国家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 国家权力的相对性 相对其它国家而言 国家之间的权力对比关系随着权力要素及其组合的变化而不断消长 国家权力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影响国家地位 国家权力要素 领土空间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国防地理位置(国家之间的陆地接壤) 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规模大就是地里大国,具有巨大的战略空间);决定其他的国家权力要素(人口、资源) 自然资源 国家力量的自然源泉 人口规模 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 经济水平 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国家权力的标志,建设现代化国防和进行现代化战争的的根本保证 军事力量 国家实力大小的最直接的指标 组成要素:武装部队的数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