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欧洲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红色丝袍出现在剧场的包厢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穿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学习目标 1.能够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欧直接交流开始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知道“汉倭奴国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丝绸之路开通的标志,换句话说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开辟的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汉书》 丝绸之路的意义:1、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世界古代重要的商路,它促进了中外商品和物资的交流。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的历史文明大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拓展 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 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培优训练: 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和作用? 2.你认为当代的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东汉陶船 (长54厘米,内河船模型,船尾安置有迄今为止最早的舵) 汉与朝鲜的交流 番[pān]禺(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可造长20米×宽8米的大型船) 东汉疆域图 “汉委奴国王”金印发现处纪念碑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与日本的交流 对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两国只有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才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 汉与欧洲的往来 (汉和帝时,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大秦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zēng]彩与之交市,故遮阂[hé]不能自达。(汉桓帝时)大秦王安敦遣使自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班超经营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166年,一批大秦(古代罗马帝国)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他们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罗马玻璃瓶 碧琉璃瓶 本课小结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 1、简述“丝绸之路”的路线 起点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葱岭 西亚 欧洲 终点 本课小结 2、看图回答: 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意义? 这是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倭奴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4、改错: 公元166年,一批安息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西亚第一次直接接触。 本课小结 3、填空: 公元_____年,班超派遣_______ 出使_____。意义—— 97 甘英 大秦 大秦 欧洲 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 第三学习主题 第5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三学习主题 第5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南方丝路的开通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此时,中原正是群雄逐鹿,流血漂橹之际。而远在西南的大理,大约还是一个世外的桃源,它静静地走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并已经进人了大波那那样的青铜文化时代。这条古道的存在被中原的统治者认识到并引起他们的关注是到了汉武帝时候的事情,当时张赛出使西域,偶然之间在大夏国(阿富汗)看到了四川的两种特产:蜀布和邛[qióng]竹杖,才由此揣测到这条道路的存在。一打听才知道,在身毒国(今印度)有一些从中国蜀地去的商人开店销售中国商品,再由印度商人把这些货转运到中亚、南亚、西亚各地。张骞的发现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他随即派了使臣去探寻汉帝国从南方通往印度和中亚的道路。汉使在洱海地区受阻的详细情节虽不是很清楚,但人们知道汉武帝竟为此在长安凿了一个形如洱海的昆明池(大理在汉代曾称昆明),用以训练他的水军,他下定了决心要用武力打通这条南方丝路。这就留下了所谓“汉习楼船”的典故,由此也就开始了汉族统治者对洱海地区的经营。 永昌道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船舶英语(机电部分).doc
- 第12章 风险资产的定价.ppt
- 船长大副实训教程(三版)更改.doc
- 纯化水验证方案模板.doc
- 纯水操作说明.doc
- 第四部分 损失确定.ppt
-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ppt
- 第12章 互换及其定价.ppt
- 第12章 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封装.ppt
- 第四讲 国际收支账户.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