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股公司的地产冲动
近年房价的大涨和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令许多原本与地产业务无关的A股公司难以抑制进军地产业的冲动,“跨界”经营房地产业务。
国内服装业龙头雅戈尔(600177.SH)就属这类公司,其涉足房地产长达21年,公司房地产收入占比早已超过服装主业。截至2012年年底,雅戈尔房地产业务的库存高达200多亿元,占2012年年末流动资产的七成。大型药企云南白药(000538.SZ)也不甘寂寞,过去几年重金砸向地产业务。
从2012年的年报数据看,沪市900多家上市公司中,投资于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不少于200家,占比约两成。
然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尽管房地产行业市场大、利润高,看上去是一个稳赚不输的行业,但那些没有开发经验的上市公司要从中谋利谈何容易?
不少跨界涉水地产的上市公司也因此遭受到冲动的惩罚,不仅重金投入并未获得预料中的收益,像云南白药这样在地产业务上出现亏损的公司也不鲜见。部分公司虽然在地产业务上赚了一把,但荒废了主业,甚至在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上出现了动摇和分歧。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尝试摆脱本不擅长的地产业,重回主业发展轨道。比如云南白药今年初就已开始转让地产项目,云南白药一名高管日前对《新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已开始弱化地产业务,今后将一心经营主业。”
上市公司地产冲动
最近几年“跨界”进入地产领域的上市公司可谓五红八门,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一些是在相关行业居垄断地位的大型央企和国企,也有一些是处于微利行业的公司,还有一些是主业经营欠佳的公司。
铁路领域的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早就深度介入地产业,2012年这两家公司的房地产业收入分别达到181亿元和197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51亿元和61亿元,地产业规模堪比大型房地产企业。
一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由于在拿地方面有优势,也纷纷涌入地产业,如中原高速(600020.SH)、山东高速(600350.SH)、宁沪高速(600377.SH)等,近年地产业务做得风生水起。2012年,中原高速地产业务收入高达10亿元,营业利润近5亿元。
部分上市公司甚至直接变成了一家房地产企业,如市北高新(600604.SH)原来的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纺纱机械、化纤机械等产品,但公司在2012年的房地产业收入超过两亿元,在公司整个收入中占比近七成。
对于上市公司热衷地产的原因,北京一名上市公司高管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由于现在实业不好做,企业投实体项目成本很高,回报期长,而且风险也很大。“大多数上市公司并非真的不务正业,而是这个‘正业’真的不好做了,很多募投项目就算硬着头皮投了,也没什么利润,有的还亏损。”
二是国内地产行业前几年投资风险较小,利润率也高于大多数其他行业。据其介绍,在目前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大涨的情形下,很多行业的利润率都不如地产行业高,因此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就选择了地产业。
多家分析机构数据显示,近年来地产业的整体毛利率在30%?40%,在A股公司行业中表现居前,而毛利率一旦超过40%,就算是迈过了“暴利”门槛。
以冠城大通(600067.SH)为例,去年该公司漆包线业务营业收入31.56亿元,但营业利润仅1.33亿元;其房地产业务规模与漆包线相当,营业收入为29.43亿元,但营业利润14.2亿元,是前者的10倍以上,毛利率为48.22%,约为前者的12倍。
“但最近两年房地产的调控,使得很多半路出家做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深感压力,资金周转慢了,风险也就大了,要在地产项目上赚钱远不如前几年容易。”上述高管补充说。
有人欢喜有人愁
冲动总会付出代价。正如上述高管所言,虽然有些上市公司因其所在行业的优势以及借着天时、地利,在地产项目上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带着美好期待进入地产领域后,并未收获到预想的高收益。云南白药就是这类公司的代表。
2012年12月中旬,云南白药位于大理苍山东麓旅游度假区的“双溪健身苑”动工,占地面积633亩,预计投资38亿元,号称要打造成国际高端养生度假基地。而早在2006年,云南白药集团就成立了云南白药置业公司,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2011年年末,置业公司总资产8.04亿元,净资产956万元。
但云南白药在地产业务的开发上并不成功。
年报数据显示,白药置业去年亏损近16万元。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白药置业自从2006年公司成立以来,营业整整6年多时间,不仅没有产生收益,反而累计亏损60万?元。
从各年度的数据看,白药置业算得上是毫无起色。2007年白药置业无营业收入,也没有产生净利润;2008年亏损41万元;2009年亏损455万元;2011年亏损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