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子家礼》中丧祭礼的嬗变
摘要:《朱子家礼》又名《文公家礼》,上承《仪礼》、《礼记》古代礼书,遵循古礼中的某些形式。朱熹采司马光《司马氏书仪》之思想,参酌古今,简化古礼,吸收大量存在的民间俗礼,制定出合乎时宜的民间家礼,对后世影响深远。《朱子家礼》博采众长而体例清晰,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五部分。其中丧祭两部分在整书中占据重要篇幅,详细载有从初终到三年大祥、禫服及归山后的墓祭等各种礼仪,堪称为后世丧祭礼的蓝本。
关键词:朱子家礼;丧祭礼;异化
据湖南平江、浏阳两县市的徐氏家族族谱记载,唐天宝十四年,其祖徐安贞为避安史之乱,遁隐平江之下台,生子二,任浩回浙江祖居、任会迁居平江丽江。任会生子二,拓清、拓洪。拓洪失传,拓清迁居平江坂坑,生五子……至今已传五十余世。在对平江浏阳两县市的徐氏丧祭制度进行了解、考察中,笔者发现,凡丧葬礼仪皆有儒生主持,不同的礼仪所用儒生人数不等,如成服用儒生两人、家奠用儒生四人、客吊用儒生两人、八卦祭用儒生十一人。其次、凡有丧祭,对朱子推崇备至,必先设“徽国文公朱夫子晦庵神位”,行祭神礼。其赞诗曰:从来儒学是正宗,严修礼制贯古今。三教独尊惟儒术,冠昏丧祭礼常钦。最后,亦发现《朱子家礼》在许多方面有所演变,本文拟就此为例分析《朱子家礼》在民间的嬗变。
一、 民间对《朱子家礼》增删
《朱子家礼》卷四记载,丧礼的程序如下:初终、沐浴、灵座、小殓、大殓、成服、朝夕哭奠、吊 、奠、治葬、迁柩、朝祖、遣柩、发引、返哭、卒哭。笔者所考察的徐氏安贞公后裔在治丧时,基本过程与《朱子家礼》一致,惟成服、朝夕哭奠和吊等环节予以细化。
在成服时,除严格遵守《朱子家礼》所载的服制外,还有一套专门的成服仪注,兹摘录如下:
礼行成服、内外肃静。孝士序立,执事恪恭。击鼓鼓初严、鸣金金初鸣、鼓再严、金再鸣、鼓三严、金三鸣。奏大乐……成服礼成、孝子退位。上面所引仪注,由儒生挨个用哀戚之声吟诵,孝子就按照儒生的指令行事。这种仪注,《朱子家礼》中并没有载,但在平浏徐氏丧葬仪式中比比皆是。
平浏两地的家奠也远比《朱子家礼》上繁复,家奠包括儒生排班请文公、孝子进香礼、献馔礼、灌献礼、侑食礼、孝妇点茗礼等组成。但是奏乐比成服复杂、诗章也多,包括家奠上香词、灌献绕堂词、灌献诗、进馔诗、亚献诗、三献诗、奠茶诗、白华之章等。其中很多诗都从《诗经》《易经》上演化而来。如亚献诗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吾父,生我劬劳。自我不见,心中摇摇,礼行亚献,载呶载号。该诗前半部分直接引自《诗经·小雅·蓼莪》,只不过父丧是哀哀吾父,母丧改为哀哀吾母。再如侑食诗曰:陈箸于饭,载匙于羹,祝哽祝噎,事死如生。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佳肴,式食庶几。祝哽祝噎出自汉贾山《至言》,后半部分直接引自《诗经·小雅·桑扈之什》。白华之章更是摘西晋文学家束晳《补亡诗六首》
在丧葬仪式中,除了本宗族的人就行家奠外,还有母党亲戚和妻党亲戚。所谓母党亲戚是指母亲娘家一族,妻党则指妻子娘家一族。这两部分的亲戚也要悼念亡者,但他们不是族亲,所以举行客奠。客奠比家奠要简单,一般儒生两人就能举行。开始时奏乐也是三击鼓、三奏乐。然后是三上香、三献酒、三献牲,读祭文,礼成退位。程式虽简,但与《朱子家礼》中的吊奠相比,仍显得要细致很多。
基本丧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举行一个仪注,每个仪注又包括数十首甚至上百首的诗章,这就在《朱子家礼》的仪式框架内,填补了众多的内容,使得《朱子家礼》更为完备。同时这种补充,显然是儒生所为,其中大量引用《诗经》的词句即为明证。
民间除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朱子家礼》与以增补外,还体现在对其内容的删减。《朱子家书》中有关于闻丧、奔丧的规定,但笔者所见的清末、民国《朱子家礼》手抄本中,均不见有此规定。另外,《朱子家礼》在第五卷祭礼部分规定,四时祭用于祭祀高、曾、祖、考;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即祭祀始祖以下、高祖以上;季秋祭考。另有祭日祭和墓祭。但平浏两地的徐氏仅存冬至祭、墓祭和清明祭三种。冬至祭也不仅仅是祭祀始祖,也包括先祖,一般各房都参加,在祠堂进行,场面蔚为壮观,基本程序与《家礼》同。但是《朱子家礼》中对祭器、祭品的规定较繁琐。“晡时杀牲,主人亲割毛血为一盘,首、心、肝、肺为一盘,……切肝一小盘,切肉一小盘。”①实践中,改为猪首一个,牛肉一盘、羊肉一盘、饭三碗,果品三盘,但没有《朱子家礼》中所载的蔬品、心、肝、肺等祭品。《朱子家礼》中墓祭载有参神、降神、初献、亚献、终献、辞神、祭后土等程序。平浏徐氏在墓祭时,一般不分三献,一次献毕,也少有祭后土仪,只在归葬和迁葬时祭后土。笔者认为,民间之所以在严格遵守《朱子家礼》且不断扩冲某些内容的情况下会删减某些内容,实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祭品花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