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及鼠兔的a型感流行病学和病毒学分析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中文摘要
摘要
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IV),引发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目前,欧、美、
亚、非等世界各大洲均有流感的发生,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甲
型H1N1和H5N1亚型流感目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巨
大威胁。目前对于流感病毒的研究集中在其自然条件下的生态分布,在动物群体
中的循环,溯源问题和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围绕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猪、鼠兔
中的感染状况进行,取得以下实验结果:检测了2000年至2008年从浙江省各地
个流感亚型的血清学调查。其中H1亚型抗体阳性率4.84%,场阳性率39.47%:
H3亚型阳性率0.19%,场阳性率5.26%,其它亚型阳性率从0至O.09%不等。研
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猪场存在的流感病毒主要流行亚型为H1和H3。其中部分血
清对H5/H6/H7/H9亚型血凝抑制效价达到23,临床判断为阴性,但这说明猪群
可能感染过这些亚型的流感病毒并在猪群中流行过。从2000年至2008年Hl亚
型抗体变化趋势看,流感的感染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出现了2006年和2001
年两个峰值,血清H1亚型抗体阳性率最高,结合中国在这两年中的两次全国范
围猪病疫情,推测出现了两次猪流感H1亚型的流行。
本研究从青海鸟岛,尕日拉,深河口,黑马河和泉湾采集82份鼠兔血清,
进行了H1.H13共13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检测到H1和H5两种抗体,
而且存在两种抗体共存的现象,阳性率为8.54%。其中Hl单一阳性率23.17%,
H5单一阳性率3.66%。说明鼠兔中至少存在此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2008年从浙江金华分离到一株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
连续性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基因特性,受体结合位点为
禽源流感的特征。NA基因与韩国2004年的猪流感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在颈部
无缺失,与其所在分支09-like特点一致。除NP基因外,其它基因均与韩国毒
株遗传距离很近,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来自相同的祖先。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中文摘要
自2007年4月至今,我们己先后从青海鸟岛、深河口、尕日拉、泉湾和黑
马河等地的野生鼠兔中分离到5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
链式反应分别扩增了5株鼠兔分离毒的全部片段,分别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
己发表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A/pika/BI/07毒
较近。HA序列分析显示,呈现两个进化方向,BI株属于类青海支而GRL、QW、
HMH和SHK毒株属于混合/越南这一分支。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裂解
位点均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
聚合酶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哺乳动物类细胞的赖氨酸(Lysine,Lys,K)。
研究了鼠兔分离毒对鸡、兔和小鼠的致病力。通过静脉接种,测定该病毒对
H5N1毒株后
鸡的静脉内致病指数,为2.93.3,均为高致病力毒株。鸡在感染Pika
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引起全身性感染,并导致感染鸡100%死亡,在各脏器的
I起小鼠体重
病毒滴度为1.52.6.3logloTCID50/0.1ml。感染小鼠后,除A/pika/BI/07
下降、死亡外,其它四株未引起小鼠死亡。兔在攻毒后未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体温呈现一过性升高,持续2.3天,体温最高升至41℃,随后恢复正常,病毒在
鼻甲骨中复制滴度1。12-1.6logloTCID5dO.1ml。
关键词:流感病毒;H5N1亚型;H9N2亚型;血清流行病学;致病性;遗传
演化。
III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Abstract
Abstract
Influenzacausedinflu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羊混合胆汁中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gc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pdf
- 牛至油、纳米氧锌及高剂量氧化锌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pdf
- 牛羊梨形虫pc-rflp分类方法的建立及部分标志基因的克隆与测序.pdf
- 牛雄性生殖系干胞体外诱导分化及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pdf
- 牛鞭草、白三叶工混播草地建植管理技术及优化模式的研究.pdf
- 牛骨形态发生蛋1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pdf
- 牦牛妊娠早期胚及胎儿形态发育的研究.pdf
- 牦牛源多杀性巴杆菌分离鉴定及重组外膜蛋白omph、ompa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pdf
- 牦牛超数排卵技研究.pdf
- 牧区某集约化牛奶牛乳房炎与环境致病菌研究.pdf
- 猪圆环病毒2型rf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pdf
- 猪卵母细胞种内种间显微受精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pdf
- 猪圆环病毒2型rf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其真核表达.pdf
- 猪圆环病毒2型东毒株全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分离新方法的建立.pdf
- 猪圆环病毒2型rf2蛋白原核表达及其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猪圆环病毒2型北地方株分离鉴定及orf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pdf
- 猪圆环病毒2型壳蛋白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pdf
- 猪圆环病毒or2基因和细小病毒v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pdf
- 猪圆环病毒iiorf2全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pdf
- 猪圆环病毒pc-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国内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