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户改牛人”徐立平.doc
“户改牛人”徐立平
人物档案
徐立平,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扛过钢枪,当过教师,从警34载。2006年11月,贵州省铜仁地区户改“突破城乡鸿沟”,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这让当地370万农民与不足50万城镇人口一道轻松跨入“居民”行列,时任铜仁地区公安局局长的徐立平因此被誉为“铜仁户改之父”。2012年2月,徐立平在“中国凉都”六盘水首倡保驾护航非公经济的“三铁”模式,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有别于6年前风生水起的“铜仁户改”,这一次,徐立平把视角转向了非公经济,且方式特别“温情”。2013年4月11日,华灯初上,西部地区户籍破冰的先行者与亲历户籍桎梏的媒体人相对而坐,话题从“铜仁户改”的难与痛,很快转到被媒体追捧为“秘密武器”的非公经济“三铁”安保模式;并由近溯远,徐立平忆起了始于38年前的警察故事。
【军旅篇】少年壮志不言愁
“仰头看山草帽落、掏出洋芋滚下坡……”云贵高原九曲回肠的乌蒙山深处,是徐立平的故乡。1974年,15岁的徐立平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个8岁才上学、15岁就已经高中毕业的大山之子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儿时的印象中,冬天特别冷。”徐立平记忆的闸门在清茶的雾缈中打开,“那时候,家里穷,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我都高中毕业了,还没穿过毛衣呢……”
一天上午,徐立平陪同学去区里参加新兵入伍体检,一位接兵连长却对他产生了兴趣。“小伙子,多大了?”连长乐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问道。“15岁。”徐立平应声回答。他记得,连长是山西人,脸上有少许麻点。“怎么样,小伙子,愿意当兵吗?”连长又问他。
虽然实际年龄只有15岁的徐立平个头已超过一米七,但突然提到当兵,还是让他难以应对。连长不由分说,拿过一张表格帮他填起来。或许由于紧张,体检时,徐立平小小年纪居然血压偏高。连长出主意,让他在附近园子里“偷”吃了一根白萝卜。哈哈,血压正常了……在同学嫉羡的目光中,一眨眼被山西连长“变”为18岁的徐立平,稀里糊涂地穿上了绿军装。
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徐立平被亲友们簇拥着登上了挂有深色帆布的十轮大卡车,踏上了前路漫漫的从军之旅。
关山阻隔了黔西的云山雾海,徐立平在家信中告诉父母,他所在的部队属解放军某某军工兵独立团,主要任务是援外舟桥建设。一年之后,部队圆满完成援助老挝任务回到北京房山,他被安排到教导队学习,结业之后被分配到特务连并当上了侦查班长。
1977年7月7日,这是一个让徐立平挂怀的日子。卢沟桥炎炎烈日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徐立平庄严地举起了右拳。
【风雨篇】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经历了3年“解放军大学校”的洗礼,1978年一个秋雨连绵的下午,刚满21岁的徐立平带着简单的行李和满腔的惆怅,翻越云贵高原的九曲十八弯,来到距黔西县城30公里远的乡间中学报到。
“一所经历过风吹雨打的乡村学校,一群如我一般心绪不宁的年轻教师,还有这里独有的风土人情,构成了一幅幅让人激动、让人垂泪的精彩故事画面……”之后的日子里,徐立平遵循着传道授业的园丁职守,乌蒙山的烟雨朦胧中留下了他的成长足迹。
怀揣着人民警察的光荣梦想,1979年9月,徐立平考入贵州省警察学校。1981年,警校毕业的徐立平以中共党员和学生班长的优势留在省城,“这在‘社来社去’的计划经济年代,是委实不易的”。1982年10月,徐立平经团代会选举担任贵阳市公安局专职团委书记,后兼任组织科副科长;1984年,徐立平力透纸背完成的《贵阳市公安体制改革刍议》,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此后,几经周折,徐立平由贵阳市公安局平调担任贵州省公安厅调研科副科长,5年后升任治安处秘书科科长。
在这期间,机遇曾多次垂青这位青年才俊:省领导秘书、团省委某部副部长、安全厅研究室副主任……十余年间,徐立平始终坚守着一位民警的职责,精心护卫心中的“金色盾牌”。2004年,徐立平从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岗位升任铜仁地区公安局局长。
【户改篇】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取消户口审批,放宽迁移限制,打破流动瓶颈,确立公民户籍平等地位……”2006年11月11日,铜仁地区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户籍制度改革。面对新鲜出炉的户籍制度,许多人的心情可谓喜忧参半。
“在震惊全国的非法制造、贩卖枪支和治安矛盾基本解决之后,户改被纳入公安工作的重要日程。”2007年隆冬,公安大楼四楼会议室,徐立平直面媒体:“铜仁户改旨在打破人口迁徙桎梏,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推动配套改革启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体制环境。”
徐立平告诉记者,铜仁地处贵州东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滞后。考虑到现实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相关政策的衔接过渡,户改应避免因步伐太大而引发制度冲撞。身份变动带来的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