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泉工程设计.doc
引泉工程设计
[摘 要] 村镇居民用水是涉及到群众基本生存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实例中用水量的数据的整合分析,依据相关水利建设条例,对此实例中居民用水系统设施做出了相关设计,并对相关水压、水源井、配水管网等项目作出了初步计算。
[关键词] 引泉工程;管网设计;供水水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84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139- 02
1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上玉兴屯位于桦甸市常山镇西北部7千米处,现有人口380人、142头大牲畜,设计供水人口417人。根据村民生活习惯与用水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其主要参数如下。
1.1 设计年限
本次设计以2013年为现状年,工程使用年限取15年,即规划设计水平年为2028年。
1.2 设计人口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P=P0(1+γ)n+ P1
=380×(1+0.006)15+1=417(人)
式中,P0为各村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P1为各村的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γ为设计年限内各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n 为工程设计年限。
1.3 居民生活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W=Pq/1 000(m3/d)
=417×60/1 000=25.00(m3/d)
式中,P为设计用水各村居民人数;q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设计用水条件为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他卫生设施较少,根据规范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45.0~65.0 L/d?人。本方案取60 L/d?人。
1.4 饲养畜禽用水量
畜禽用水量=畜禽数量×用水定额×放养折算比例
=(142×50)/1 000 =7.10(m3/d)
1.5 管网漏水用水量和其他未预见水量
根据规范:管网漏失水量和其他未预见水量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20%取值
管网漏失水量和其他未预见水量= 按上述用水量之和×20%
=(25.00+7.10) ×20%=6.42(m3/d)
1.6 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 +饲养畜禽用水量 +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他未预见用水量 =25.00+7.10+6.42= 38.52(m3/d)
1.7 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 = 供水规模 / 设计人=38.52/501=0.092(m3/d)
2 工程建设依据
(1)《村镇供给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04)
(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
(3)《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
(4)2004年修订本《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 82-96)
3 供水水质要求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4 供水水压要求
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10m。
用户水龙头的最大净水头为13.06m,满足要求,不用采取减压措施。
5 建筑物设计
设计规模为38.52m3/d,按照每天工作24.00小时, K时=3.50,进行供水工程设计。
5.1 设计依据的标准
(1)《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 41-9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 69-84)
5.2 取水工程
5.2.1 取水量
高位蓄水池设计取水量为38.52 m3/d。经过走访村民和现场调查得知,此处泉水在枯水期的最小来水量为55.50 m3/d,最大来水量为75.50 m3/d,能够满足村民用水需要。
5.2.2 取水构筑物
取水水源位于山沟里,泉眼附近植被好,引泉的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所以采用泉室集取,高位蓄水池的供水方式。
5.3 输水工程
根据水源井至高位水池距离为20.00 m,输水管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每天工作24 h,总设计流量为1.12 L/s。
(1)Q(m3/s)设计流量(最高日工作时取水量)=(供水规模+水厂自用水)/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