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滞后的成因与对策.docVIP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滞后的成因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滞后的成因与对策.doc

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滞后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课堂上教师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存在偏差,师生之间思维不能有效衔接,致使学生思维滞后。文章从“师、生思维不对称”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学生思维滞后的形成原因,并从“营造宽松氛围,树立学习信心”等三方面阐述了应对学生思维滞后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师;学生;思维滞后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7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25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解答或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答非所问,也有同学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每每出现这种现象,不少老师简单地归结为: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学习习惯差,甚至是认为学生头脑笨,不开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违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存在偏差,致使学生思维滞后,无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学生思维滞后的形成原因   1. 师、生思维不对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敏锐、灵活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有助于问题的理解;相反,思维迟缓、不敏捷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发现一头热的现象,教师讲得是口若悬河,津津有味,自得其乐。而学生是不知所以,一头雾水,其根本原因是师、生的思维不对称。学生处于智力、思维的发展上升期,其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还都不完备,无法达到与教师的思维同步,特别是像一些具有发散、开放性问题或是规律揭示、空间想象及综合运用等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学生更是应接不暇,无法跟上教师预设的思维要求,出现思维滞后或“掉队”。   2. 学、教需求不吻合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被教师认为是难点的知识,而在学生看来并非真正的难点。相反,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把握的知识,学生迫切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剖析、仔细的讲解,教师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再有,教师讲到自己得意之处,十分兴奋,对学生已懂的问题和已掌握的知识仍然滔滔不绝地重复讲解,引起学生的厌恶,表现出情绪不安,不愿听讲。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需求不相吻合,当学生真正遇到那些难点时思维无法跟进。   3. 学、教思路不合拍   学生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逐层推进,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如果某一环节中出现了差错必将加大后续学习难度。此时,教师若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沿用过去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而忽视当下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力,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们时常发现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讲解,而没有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错误原因,没有理解学生的心思,以至于同样的问题是一错再错,屡教不改。师、生之间这种学、教思路不合拍必然会导致师生思维的脱节。   4. 师、生兴趣不一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变得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深刻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通俗、老套,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无法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思维共振。相反,无趣的问题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致使学生思维疲劳和滞后。   二、应对学生思维滞后的策略   1. 营造宽松氛围,树立学习信心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反之,如果学生心理感到不安全,害怕回答或解答问题时出现差错遭到同学讥笑和老师的白眼,导致学习缺乏信心,注意力很难集中,不愿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出现思维漂移,走神、开小差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呵护,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保护好胜心。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多肯定、多表扬,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质疑,和同学、老师“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地进行思维的碰撞,体验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 暴露思维过程,让思维看得见   课堂上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才能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或进行辅导,而不至于“盲人骑瞎马”[1]。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过程(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可视化思维能通过对思考方法及思考路径的梳理,能将知识表征背后的思维规律、思想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的呈现。   当然,这种暴露思维过程,让思维反馈是双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