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中身份指示语翻译探究.doc
《红楼梦》中身份指示语翻译探究
摘 要:《红楼梦》中身份指示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称谓语在原语中的文化信息,通顺流畅地翻译,使译文完全按照译语的表述习惯,需要译者充分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尽量遵守忠实于原文意思,同时又要考虑到译文必须符合译语表达的习惯,尽可能呈现出语用等值、礼貌等值的译文。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礼貌;人称指示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11-0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之作。这部小说记录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风土人情,上层社会以及底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这部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鸿篇巨著中,曹雪芹对两府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进行了细致地刻画。据统计这里的人物有400多个,他们生活在贾府之中,上上下下,主仆之间、仆人之间、亲属之间等级严密,亲疏不同。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称谓语的使用,这种生活化的语言,可以让今天的我们以及译语读者感受到语言交际中极其繁杂的称谓使用规则。《红楼梦》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决定了它涵盖的礼和礼貌现象的丰富性。它既区别于中国现代社会,又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本文拟从以《红楼梦》的两译本为蓝本,探索其礼貌现象及翻译策略。
一、《红楼梦》中称谓的使用
《红楼梦》中尊称、敬称的使用相当普遍,这和中国传统习俗有关,而英美文化中家庭成员在许多场合较很少使用亲属称谓,而是更习惯用身份语。例如书中贾宝玉和探春姐弟俩对其父亲贾政的称呼是“老爷”,而不是“父亲”,读者也会发现贾母和王夫人也这样称呼他。这是因为那时人们非常强调地位,甚至置于亲情之上,贾政及王夫人等也不叫贾母为“母亲”而是“老太太”,“老祖宗”。而且,尊称也会广泛运用于其他的社交场合,这其中仆人对主人以及荣、宁两府以外的人员对其中有身份的人都以尊称呼之。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荣国府,见到周瑞家的和王熙凤都称之为“你老”,凸现其奉承讨好的一面,刻画了她老于世故、能言善辩的村妇形象,也显示了她有求于人的处境。这种称谓的使用正是当时尊卑等级关系的一个反映。这种说法在汉语中时常用到,本国读者并不会有什么异议,而在翻译成英语时,如何处理对译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顾曰国指出礼貌用语归根到底有四大原则,即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和求同准则。其中贬己尊人准则尤其能够体现汉语敬谦词使用的对称或一致性:即尊人必须贬己。据统计所得《红楼梦》前十二回中,贬己尊人词语高达38个,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二、谦称的翻译探究
例1: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红楼梦》第一回)杨译:“Excellent!” cried Shih-yin. “I’ve always maintained that you were cut for great things...”
这里甄士隐和贾雨村并不是真正的兄弟,只是说话者为了缩短与对方的社交距离,而运用了亲属称谓,以此达到交际目的。因此译文不能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等值,译成“younger brother”或是“elder brother”,这会使译语读者误解,所以杨译文简单翻译成“I”“you”,舍弃了文化因素,却传达的本意。
例2:“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第1回)
这里甄士隐不仅用了兄这样的亲属称谓,还是用了3个“愚”来自谦,这就是贬己尊人,中国式礼貌的最好诠释,甄士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而译者能否把这一中国式绅士的形象传递给译语读者,能否向译语读者传递出中国式礼貌,我们可以赏析一下霍氏的译文。
霍译:“Why didn’t you say this before?’ I have long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is, but on all the occasions I have met you previously, the conversation has never got round to this subject, and I havent liked to broach it for fear of offending you.
霍的译文以归化为主,这其中的称谓词他一律用“I”和“You”替代,这种译法能够让读者理解甄士隐希望帮助雨村的意思,只是原文中自谦和尊他的礼貌用语完全消失,满足了通顺的要求,却无法传递特有的文化信息,不失为一种遗憾。
例2.尽管奴家年轻,…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伏侍姐姐。(第68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