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戒烟干预对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pdf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 年2 月第36 卷第2 期 Chin J Epidemiol ,February 2015 ,Vol.36 ,No.2 ·119 ·
·现场调查·
戒烟干预对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吴蕾 何耀 姜斌 左芳 刘庆辉 张丽 周长喜 刘淼 陈红艳
【摘要】 目的 评价戒烟干预对戒烟门诊求助者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知、信、行)的
影响。方法 以2008 年10 月至2013 年8 月解放军总医院戒烟门诊就医的未使用戒烟药物的吸
烟者为研究对象,戒烟门诊医师首诊时为吸烟者进行≥30 min 的面对面咨询和心理干预,之后1
周、1个月、3 个月和6 个月时共进行4 次随访电话干预(每次15 ~20 min )。对照组为2012 年8 月
至2013 年8 月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某病区常规查体的吸烟者,基线和随访时均不进行干
预。比较基线和1年随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烟草相关知、信、行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
照组分别纳入414 例和213 例研究对象。意向性分析显示,干预组1年随访烟草相关知、信方面共
有5 个变量的知晓/ 同意率高于基线。两组的1年随访时点戒烟率分别为4.7%和27.3%。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1年随访时戒烟率与暴露于戒烟干预、女性、尼古丁依赖评分低和烟草相关知
识及态度正向变化(吸烟导致心脏病、应该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产品推广、吸烟浪费金钱和酒楼、
饭店应该全面禁烟)共7 个变量呈正相关,其OR 值(95%CI)分别为2.85(2.00 ~4.07 )、3.34(1.23 ~
9.07 )、2.78 (1.64 ~4.72 )、2.30 (1.03 ~5.15)、5.33 (1.47 ~19.32)、6.32 (1.56 ~25.62)和10.47 (2.25 ~
48.84)。结论 戒烟门诊求助者的烟草危害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通过系统化戒烟干预,部分吸烟
者知识及态度有了一定提高。烟草相关知识及态度的有益转变,有利于提高戒烟率。
【关键词】 戒烟干预;戒烟率;知识、态度、行为
Impact of intervention on tobacco 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 of smokers Wu
1 1 2 2 3 4 3 1
Lei ,He Yao ,Jiang Bin ,Zuo Fang ,Liu Qinghui ,Zhang Li ,Zhou Changxi ,Liu Miao ,Chen
1
Hongyan . 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Institute of Geriatrics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Research on
Aging and Related Diseases ,2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3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4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 ’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85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Yao ,Email :yhe301@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No. Z 121107001012070)
and Support Fund for Clinical Research of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 ’s Libera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