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2):233-244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02.002
不同环境下多个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1,2 2 2 3 2,4 2 2 2 3
谭巍巍 ,王 阳 ,李永祥 ,刘 成 ,刘志斋 ,彭 勃 ,王 迪 ,张 岩 ,孙宝成 ,
石云素 2 2 1 2 2
,宋燕春 ,杨德光 ,王天宇 ,黎 裕
1 2 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
4 西南大学农学院,重庆 400716 )
摘要:【目的】探讨穗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机制。【方法】以优良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共同亲本,
分别与掖 478 和齐 319 杂交,构建两套 F2:3 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缩写为 Y/H 和 Q/H),在 2007 年和 2008 年分别
在北京、河南、新疆等 3 个地点共 6 个环境下进行了穗长、穗粗、穗行数和穗粒重 4 个性状的表型鉴定,采用单
环境分析和多年多点的联合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在单环境分析中,2 个群体
分别检测到33个QTL和 46个QTL,主要分布在第4、5、6、7、10染色体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Y/H群体中共定
位到4 个环境钝感的 QTL(即在 2 或2 以上环境下均能被检测到的QTL,且在联合分析中与环境无互作效应),其中
以位于第4、5染色体上的qGW1-4-1、qKRE1-5-1 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表型的贡献率均大于10%;
在Q/H群体中共定位到6个环境钝感的QTL,其中以 qKRE2-3-2、qED2-2-1 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解释7.23%—
18.3%和7.1%—15.6%表型变异。通过多个环境的联合分析,Y/H 和Q/H 群体分别检测到2 个和6 个QTL 与环境存在
显著互作,且以穗粒重与环境互作的 QTL 最多,而其它性状的大部分 QTL 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上位性分析结
果表明,只有少数几个显著 QTL 位点参与上位性互作,而大部分上位性 QTL 为非显著位点间的互作,对表型的贡献
率较小。比较分析2个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在2个群体间共检测到4对共有QTL,分别与穗粒重和穗行数相关,位
于 bin1.10、bin5.05、bin6.05 和 bin7.02。【结论】这些在不同环境或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的 QTL,可作为穗部
性状改良的候选染色体区段,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图位克隆,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上位性和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环境互作效应;上位性效应;QTL
QTL Analysis of Ear Traits in Maize Across Multiple Environments
1,2 2 2 3 2,4 2 2
TAN Wei-we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