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15):2927-2939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15.003
不同基因型大豆耐荫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1,2 1 1 1 1 1 1 1 1 2
李春红 ,姚兴东 ,鞠宝韬 ,朱明月 ,王海英 ,张惠君 ,敖 雪 ,于翠梅 ,谢甫绨 ,宋书宏
1 2
(沈阳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沈阳 11086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 110161)
摘要:【目的】探讨作物耐荫性评价的方法,分析不同大豆基因型耐荫特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
荫性评价模型。【方法】以 30 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 个处理。遮
光处理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田间创设荫蔽条件,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在玉米植株长成以后,遮光率为
70%;大豆清种作为对照。在成熟期调查主茎高(X )、茎粗(X )、主茎节数(X )、分枝数(X )、底荚高度(X )、
1 2 3 4 5
节间长度 (X )、植株重量平衡点 (X )、倒伏性 (X )、单株荚数 (X )、单株粒数 (X )、每荚粒数 (X )、
6 7 8 9 10 11
百粒重 (X )、粒茎比 (X )和单株产量 (X )。根据遮光处理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各项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主
12 13 14
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的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
将14 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 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全部数据87.685%的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
耐荫评价值(D ),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0 个大豆品种(系)按照耐荫性的强弱划分为3 类。第Ⅰ类属于强耐
荫类型,第Ⅱ类属于中度耐荫类型,第Ⅲ类属于不耐荫类型。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大豆耐荫性评价数学模型,
2
D=-0.5495+0.2932X +0.0592X +0.1628X -0.0244X +0.5943X +0.1345X +0.8210X (R =0.9908 ),估计精度在93.67%
3 4 6 8 9 12 14
以上,并筛选出 7 个鉴定指标,分别是主茎节数、分枝数、节间长度、抗倒性、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
【结论】30 个大豆品种(系)被分成强耐荫型、中等耐荫型和不耐荫型3 类,且主茎节数、分枝数、节间长度、
抗倒性、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可以作为大豆耐荫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大豆;耐荫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逐步回归
Analysis of Shade-Tolerance and De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