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docVIP

浅谈《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doc

浅谈《红楼梦》中描写的建筑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摘 要】通过对《红楼梦》中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的讨论,可以总结出一些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建筑是礼制的象征,追求的是中和之美;静态的建筑可以使“王道不变”的社会哲学思想得以暗化,建筑起到了教化作用;对建筑最高的境界追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红楼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园林建筑   中国古典在漫长时间里律动着天地人相融相洽、同质同构的基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建筑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凸显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的集聚性、层级性和教化性,强调建筑氤氲着以纲常为统领的伦理道德;二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契合,讲究以家庭院落为基点,街坊邻里为载体,社区地域为依托的社会网络系统;三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外在屋顶、斗拱、柱廊与典籍、诗文、书画的巧妙融汇、虚实相生。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于乾隆年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有着严谨紧凑的情节结构,述说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变更,书中除大量的文学知识之外,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且门类繁多,如服饰、建筑等。其中园林和建筑描写是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乾隆年间是中国园林的成熟后期,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积淀了过去的深厚传统而显示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书中涉及的宁府、荣府、大观园等处的建筑描写,一方面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的建筑和园林的深厚学问,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结构小说的深层用意。注重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外在屋顶、斗拱、柱廊与典籍、诗文、书画的巧妙融汇、虚实相生。   《红楼梦》里的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一般,有长幼尊卑,有君臣父子,不可丝毫逾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通过对各道门的描述,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儒家的礼制思想。林黛玉,史太君的外孙女,王熙凤言,“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刻不忘”的人,她第一次进贾府也只能从角门入。王熙凤到贾母房看黛玉,后房进来,之后邢夫人带黛玉见贾赦,也从角门出。大门用于正规礼仪。大观园五间正门“……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第十七回)。“桶瓦”是圆筒状的屋瓦,“泥鳅脊”是圆背屋脊,此建筑制度在当时必须具有一定等级地位的贵族才能用。元妃省亲时是将“銮舆抬入大门”。还有些重要的仪式和节日大门亦开:贾家除夕祭祀“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行礼仪式完了,贾母回荣府由宁府大门而出,来到荣府,“也是大门正门一直开到里头”(第五十三回)。宝玉娶亲亦“大轿从大门进”,礼乐精神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院落组群中,该特征体现更为明显。每个院落均前后串连,通过前院达后院,此乃中国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产物。第3回中,我们借黛玉的眼睛,对院落的布局有了个初步了解“……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出,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方是内正室……”。府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直接、紧密相关的联系,反映出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一般特征,儒学规范、礼制亦渗透其间。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在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意境上均遵循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如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充分利用植物所具有的“情感与品格”来赋予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如怡红院,“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怡红院红香绿玉的色调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又如潇湘馆,“一带粉墙,有千百竿翠竹掩映,院内数楹修舍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是石子漫成的雨路,这样的植物配置与林黛玉孤高洁雅的性情十分相合。”再如蘅芜苑,“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紫菱洲水“岸上蓼花苇叶,池内翠荇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诠释了迎春懦弱无能的性格。秋爽斋“梧桐芭蕉尽有”,体现出秋天的“爽”字,也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也是妙玉孤傲性格的物化。   《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