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羌活驯化栽技术研究
捅 望
羌活是传统常用中草药,主产四川、甘肃、青海和云南。现市场供应皆来自野
生采集,野生羌活生境严酷,生长量小,自然更新速度极慢。随着需量的增加和经
济利益的驱动,牧民盲目无序采挖,不但使野生羌活濒临灭绝,还使生态环境不断
恶化。因此,野生家化对满足市场需求,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其重要的经济价值
和社会、生态效益。但是,对羌活较为系统的基础研究甚少,包括生境、资源存量
和分布特征,生长和繁殖规律等尚不清楚;因种子障碍,不出苗和出苗率极低成为
野生家化的限制因子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野生羌活为试验材料,通过野外实
地调查,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天然种群的生态环境、生长发
育规律,种子休眠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方法,以及育苗栽培技术等。主要结论有:
1.野外调查结果表明:羌活生长在2400~3500m的高海拔地区,土壤以亚高山
灌丛草甸土和山地森林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约为1.O%~3.O%;土壤呈微酸性
或中性(pH值6.5~7.O),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在70%以上;生长适温2~13
喜凉耐荫植物,其主导生态因子为海拔、温度、光强、水分等:生态幅小,分布范
围狭窄。
2.经调查,有性繁殖是羌活自然种群更新的主要方式,但自然繁殖率极低,野
生种子发芽成苗率只有0.5276。
3.种子形态解剖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羌活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
休眠期8~10个月,需要胚的形态后熟才能解除休眠。对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的萌发
试验表明,胚的形态后熟包括胚的发育不完全和胚的分化不完全,由于胚乳内含物
的影响,完成胚形态后熟的种子还要经历浅的生理休眠期。
4.层积处理可以加速羌活种胚的发育,提高发芽率,变温层积(先高温后低温)
是打破羌活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对不同层积方式进行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表明,
先暖温层积(15~25。C)3个月,以完成胚的生长发育,再转入低温层积(2~5。C)
3个月,种子解除休眠的变温层积对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F值6.260”)。
5.外源激素对发芽率和发芽进程影响不显著。但6一BA与G凡混合使用对解除
GA。100 6-BA、200
mg/LGA。+10
种子休眠具有促进作用,采用200mg/L mg/L mg/L
GA.:+10
mg/1.6-BA三种处理方法可以促进根茎的伸长生长,使种子提早萌发。
4
6.层积处理后的羌活种子以容器育苗效果最好,与大田直播相比在发芽率上
有极显著的差异(F值6.87”),发芽率达19.0%。育苗基质选择营养土,可以使
发芽出苗时间比其它基质提早5~8d,且发芽率高达2l%,苗壮,存活率高。
7.驯化试验表明:野生家化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利用根状茎的不定芽,进
行无性扩繁。主要栽培技术为:a.秋季(中下旬/9)或春季(下旬/3)用野生根茎
沟植或平栽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株距20cm,行距30cm:b.出苗后,采取遮阳网
遮荫和喷雾来降低夏季高温:C.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浇水,注意病虫草害的防治。二
是种子变温层积处理,人工育苗移栽,有性扩繁(为主要途径)。主要栽培技术为:
容器育成苗4~6片真叶时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遮荫。
关键词:羌活驯化种子休眠变温层积栽培技术
SUMMARY
incisiumistraditional
Notopletygium Chinese in
herbs,which
mainlygrows
and
Yunnan
Sichuan、Gansu、Qingha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施桃树co&t;,2>施肥效应及控施技术研究.pdf
- 设施环境盐分胁对番茄生长发育及膜系统影响的研究.pdf
- 设施番茄、黄瓜培营养液配方筛选研究.pdf
- 调控源-库关系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pdf
- 豌豆革质膜形成理的研究与不同播种期对豌豆苗产量性状的影响.pdf
- 诱导表达的萝卜真菌蛋白(rs-afp2)基因转化辣椒的研究.pdf
- 豆粕中水分、氨酸以及粗蛋白的分布对傅立叶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影响.pdf
- 豇豆褪绿斑驳病(cowpea chlorotic mottle virus)突变体混合侵染中rna重组的研究.pdf
- 豫南黑香糯花色的初步分析及其基因定位.pdf
- 贵州本地高羊茅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