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 球 虫 病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球虫卵囊的生长发育,常常是暴发性流行。 有鸡的地方就有球虫存在,少量感染仅引起不易察觉的损伤,而且可使鸡产生保护性免疫,在临床上称球虫感染。当大量的球虫卵囊在鸡舍堆积,鸡只大量感染球虫卵囊,引起可见症状的,称球虫病,在集约化养鸡场易于发生,造成大批死亡。 鸡球虫病常引起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死亡率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全世界因为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病原形态 柔嫩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盲肠,其卵囊大小为 22×19μm,形状指数为1.16, 裂殖体很大,直径可达54μm,第一代裂殖体包含的裂殖子可达900个,第二代为350个,孢子化时间为18h,潜隐期为138h。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其第一、二代裂殖生殖在鸡小肠,第三代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盲肠。卵囊呈卵圆形,大小为(12~29)×(11~24)μm,囊壁无色、光滑。具极粒,孢子囊呈卵圆形,有斯氏体,无残体。 病原形态 布氏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后段、 直肠和盲肠近端区。卵囊大小为24.6×18.8μm,是鸡球虫中仅次于巨型艾美球虫的第二大型卵囊。形状指数为1.31。有一极粒,无残体和卵膜孔。裂殖体直径为30μm。孢子化时间为18h,潜隐期为120h。 堆型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前段,卵囊呈卵圆形,光滑。大小为(12~23)×(9~17)μm。具极粒,无残体。孢子囊呈卵圆形,有斯氏体。 病原形态 巨型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中段。卵囊很大, 最大的卵囊达到42.5~29.8μm,是鸡球虫中最大型的卵囊,卵囊呈金黄色。其形状指数为1.47。最大的裂殖体直径为9.4μm。 和缓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前段。卵囊较小,有一极粒,无卵膜孔,也无残体。 早熟艾美耳球虫 寄生于小肠上段1/3处。卵囊呈卵圆形,大小为21.3×17.1μm,形状指数为1.24,光滑、无色,无卵膜孔和残体,具极粒。孢子囊无残体。 生活史 内生性发育: 裂殖生殖 配子生殖 外生性发育: 孢子生殖 生活史——裂殖生殖 球虫卵囊壁在肌胃的机械作用下破裂,释放出孢子囊。孢子囊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中部受胆汁、酶的作用下,孢子囊溶解,子孢子逸出,子孢子迅速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变为球形的滋养体。在感染后1~2天内,滋养体迅速生长,细胞核进行无性的复分裂,即裂体增殖。 生活史——配子生殖 经反复数次裂殖生殖之后,有的裂殖子成为雄性的小配子体,有的成为雌性的大配子体。配子体经1~2天成熟,小配子体中形成许多具有两根鞭毛的小配子。小配子离开宿主细胞,进入大配子,完成受精过程。大配子受精成为合子。其表面形成一厚壁,合子即变为卵囊。 生活史——孢子生殖 刚随家禽粪便中排出的卵囊是未孢子化卵囊,在外界适宜环境(温度、湿度和氧气)下,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分裂,最终形成8个子孢子,包含在4个孢子囊中,即发育成孢子化卵囊。 流行病学 球虫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小鸡,很少见于2周龄以内的鸡群。堆型艾美球虫、柔嫩艾美球虫和巨型艾美球虫的感染常发生在21~50日龄,而毒害艾美球虫常见于8~18周龄。 鸡球虫的感染途径是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凡被带虫鸡的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及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其他种动物、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 卵囊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卵囊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 当鸡舍潮湿、拥挤、饲养管理不当或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而且往往可迅速波及全群。 发病时间与气温和雨量有密切关系,通常多在温暖的季节。 现代化鸡场中,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致病作用 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肠粘膜,引起肠管发炎和上皮细胞崩解,使消化机能障碍,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由于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破裂,大量体液和血液流入肠管内,导致鸡体消瘦、贫血和下痢。 崩解的上皮细胞变为有毒物质,使机体发生中毒。受损的肠粘膜是病菌和肠内有毒物质侵入机体的缺口。 慢性球虫病症状 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幼鸡(2~4月龄)或成年鸡,临床症状不明显,只表现为轻微拉稀,粪中常有较多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病程可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足和翅常发生轻瘫,间歇性下痢,偶有血便,但死亡较少。 急性球虫病症状 急性型多见于幼鸡。病初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喜活动,食欲减退,泄殖腔周围羽毛为稀粪所粘连。 发病后期,病鸡运动失调,翅膀轻瘫,食欲废绝,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拉棕红色血粪。 雏鸡死亡率在50% 以上,甚至全群死亡。 病理变化——柔嫩艾美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常使雏鸡大批死亡。本种球虫主要侵害盲肠 ,在急性型病例,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