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陆、六博 梅花妆 斗鸡 踏杯舞、弄剑 三月上巳,郊外踏青 《卫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译文: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看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87),在位54年,庙号世宗,陵号茂陵。武帝“雄才大略”(班固语),创建制度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在位期间,是西汉皇朝的鼎盛时期。 一、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1、削弱诸侯王的权力 (1)推恩令 (2)左官律武帝规定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附益法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 2、打击地方豪强 (1)迁徙豪强于关中 (2)任用酷吏 (3)设置十三部刺史 二、经济方面 1、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 2、盐铁官营:桑弘羊 3、均输平准 均输法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它既可免除各郡国远途输送的费用,又能调剂货物的余缺,还可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贵时抛售,贱时收购,有效地稳定了市场的物价。均输与平准的设立,不仅有利于调剂有无,活跃经济,而且对富商大贾的投机倒把和囤积居奇,是一个有力地制裁,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4、算缗和告缗 算缗,是指向工商业者征收的财产税。告缗,是鼓励民间相互告发违反“算缗”法令的行为,没收财产的一半奖励给告发者。 三、思想上,独尊儒术 1、采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独尊儒术。原因有三: (1)强调“大一统” (2)适应大一统政治而提出统治者应当积极“有为”,全面“更化”。 (3)并非先秦儒学的再现,而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融合道、法、阴阳、五行的思想,儒表法里,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有利于统治。 2、创建太学 (1)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确定博士为朝廷教授弟子以完善政教的责任; (2)规定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 (3)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4)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 (5)太学一年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中上等的太学生可以任官。 太学的创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一般中家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少数出身社会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3、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王充与《论衡》 主要特点是以民间知识分子的身份,反传统、反谶纬术数,与官方知识分子不同,与一般经生的立场也迥异。 志在批判百家,故云“《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所用方法乃查看效果与实证,皆属常识之范围。 对天人关系,则认为汉儒之说为虚妄难信。故云:“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夫四时非政所为,而谓寒温独应政治。”自然不可相信。何况人之力量微弱:“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遭风逢气,身生寒温,变操易行,寒温不除。夫身近而又不能变除其疾,国邑远矣,安能调和其气?”因此被认为是唯物论者。 道教 道家在描写自我的超越性时,常常借自我不受物质势力的影响来礼论,如《大宗师》“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死不生”,《老子》亦云“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从表面看来,都容易引申为神秘力量。汉代佛教传入,常有“神通”之说,加上秦汉以来方士之说,最终变形为神仙法术之说。 “不死”与“神通”结合,成为道教的基本观念。张道陵之后,老庄皆被托为神仙祖师。道家讲的超越自我,变成长生不老以及呼风唤雨的神仙术。 佛教 东汉初期出入中国。初为佛像及法术,后来开始译经,但还不很广泛。最初传教者,大多是月支人、安息人、康居人,所以称号分别用支、安、康;天竺人则用竺字为姓。如安世高、支娄迦谶。前者属于小乘,后者则是大乘。二者几乎同时传入中国。 小乘的经典为四阿含,即: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 大乘兴起于2世纪时龙树的宣讲中观和空论,以及4世纪时无著、世亲兄弟的“唯识论”。经典有《大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