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域空间与社会网络:宋明理学与道教的交融——以陆学士人与龙虎山道士的交游为中心》.pdf
第42卷第 3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0l_42No.3
2011年5月 J0URNALOFNANCHANGUNIVERSITY May.2011
地 域 空 间与社 会 网络 :
宋 明理 学 与 道 教 的交 融
- 以陆学士人与龙虎 山道士的交游为中心
胡荣明卜2,周茶仙2
(1.杭州师范大学 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2.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江西上饶 334001)
摘 要 :在宋明理学和道教的交流与融合过程 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传统及社会文化交往圈的烙印。如宋
元明时期陆学的发展与龙虎山道教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域联系、社会 网络亦有着穿越时空的连续性。这
种地域联系与社会文化交游圈对于陆学与龙虎山道教思想的融合无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宋明理学;/lt教 ;地域空间;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B244.8;B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11)03—0041—05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学和以老子为奠基者的道 味的视角,对宋明理学与道教的交融进行研究。
学几乎同时在中国产生 ,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两
一 陆学在龙虎山 “道区的流衍
大主要思想文化门派。因此,儒、道关系历来是中国
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儒、道两家千 龙虎山地区自张盛南归龙虎山创建坛宇招徒传
百年来一直处于既相互影响、相互融摄又相互排斥 教以后,特别是宋元时期,历代天师频频奉召人觐,
的状态之中,学术界对此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而 以 “虚心正身,崇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
有关宋代理学诞生后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 病之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尊崇与扶植,不断颁给封
在探讨道教与宋明理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宋明理 诰赏赐,先后命 “掌管江南诸路道教事”,“掌天下道
学对道教、道家思想的融摄等问题上,其中比较多的 教事”[](I7。至明初,已然形成了一个 由张天师
学者注 意探讨朱 熹等儒者与道家、道教 的关 直接掌领的 “道区”,该 “道区”包括以龙虎山为中心
系¨J(n一),而且这些研究大都属于传统的思想史、 的上清溪沿岸的众多山水胜景和道教官观府院,号
哲学史研究范畴。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史与思想史 称 “百里龙虎山”_3J(’。它以贵溪上清宫为中心的
研究在许多方面可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这种跨越 l5公里范围之内,另外包括此范围之外的余江、金
给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俨然成为 溪、上饶 ]‘山《水》)。宋元明时期,龙虎山 “道区”的
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试图以 思想世界的特点在于:一方面,龙虎山道士能广摄儒
此范式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以江西龙虎山 “道区”地 释道诸家之学,特别是广泛吸收儒家思想,革新发展
域 内陆学士人与道士的交游为研究中心,从地域空 道教传统学说,从而达致道教的儒学化;另一方面,
间、社会网络与思想融合的关系这一独具社会史意 陆学在此地域空间内流衍不坠,而且龙虎山道教与
收稿 日期:2010—03—09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 目“宋明时期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研究”(10YJA720043)。
作者简介:胡荣明(1981一),男,江西余江人 ,从事宋明社会文化史研究;周茶仙(1964一),女,江西上饶人,副教授,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盈
陆学两家思想经由密切的人事往返而实现了广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