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doc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   【摘 要】教师要具有博爱之心,要读懂教材、用活教材,善于挖掘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根据创新教学的要求处理教材,鼓励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设计科学巧妙的教学环节、以语用的视角,精心安排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学会创新。   【关键词】师爱 教材解读 语文实践 创新思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世纪的挑战,必须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根据创新教学的要求处理教材,设计语文教学,以语用的视角,精心安排语文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学会创新。下面就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一、博大的师爱是学生创新的基石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但真正的创新课堂,能使创新的火花燃烧的更耀眼不仅仅只需要这些,更需要教师博大的爱、真诚的理解、善意的宽容。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师生关系的解读应该对我们的创新教学有着很大的启发。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惟有与纯真和善良结伴同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慧。   总之,教师要做孩子的真朋友,具有博大与宽宏的师爱,才能创造出令人神往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教师要读懂教材、用活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要善于读懂教材,正确解读教材,抓住教材的精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称象》一课,有位教师的做法就让我们眼睛一亮,很受启发。   师:你能否把曹冲称象的方法改一改?   生:用泥土代替石头,因为搬泥土比搬石头方便。   生:用水代替石头,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   生:用站在岸上的官员来代替石头,就更好了,因为他们听指挥,能上能下的。   基于教材、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教材观的体现。教材只是个例子,而例子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的选择和引导。创新意识的体现之一就是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的使用和资源的开发。这位教师就深喑此道——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根据教材,探讨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既是一种求异思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创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是基于一定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创新有一定的根本,创新的根本是教师对学情和自身情况的准确把握。因此,创新教育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因人而异地使用教材。   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有位老师设计的填空题是这样的:   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   请任选一种方法填空,要求:   (1)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   (2)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   (3)所填的词语可以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创造)。   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因此这样的设计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不搞“一刀切”,但又给个别学生跳出教材,进行创造实践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对“标准答案”求异   “求异”就是坚持答案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的找“标准答案”、“正确结论”是一种定势思维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有位老师把学生所做的“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这个填空题判为错题,理由是书中的句子是“秋天到了,树叶落了”。这种拘泥于教材,不让学生越雷池半步的做法,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创新火花,实在是很不可取的。相反,另一位老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就处理得很好,她这样启发学生:   师: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生:因为瓶口太小。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因为瓶子里的水太少。   师: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怎么说?   生:因为乌鸦的头太大了。   师:是呀,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找到不同的答案。我们要学会多动脑筋,遇到问题要这样想想,那样想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愈来愈聪明,愈来愈能干。   从上面的教例可以看出,教师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书中已有的答案(瓶口太小),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去求异,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追求答案的同一,要鼓励学生对事物具有独特见解。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就要努力使练习题本身具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