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l基因多态性
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 灶洋
指导教师: 董玉贞 副教授
指导小组: 李剑平 教授
专业名称: 妇产科学
摘 要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也称人类主要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其基
HLA—DR基因是II类基因的一个亚区,包含两类基因A和B,A基因固定
不变,B基因区共有9个基因位点,即DRBI一9,其中DRBl基因是最具
多态性的基因。HLA—DR基因所编码的抗原分子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如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它的
主要作用是与外源性抗原的多肽片段结合并表达在APC细胞表面,被
cell
CD4+r细胞的T细胞受体(T
receptor,TCR)识别,从而启动免疫
应答。
子宫颈癌(cervical
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HLA分子对外来抗原的加工和递呈,可能影响
病毒感染的发展过程。以往对于不同种族人群中HLA—II类基因多态性
与子宫颈癌易感性的研究还存在争议,而对中国人的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分析HLA—DRBI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从基因水
平探讨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chain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研究对象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直接计数法,组间
比较用X2检验。以比值比OR(odds
ratio)和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颈癌的危险性。
结果:
的期望值与观察值很好吻合(PO.05),说明基因已达到遗传平衡,此
对照组可作为可靠的供对比的群体资料。
2.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1)患者组中,共检出12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范围为2.33%~
出。共检出基因型26种,基因型频率为3.85%~19.23%。
(2)对照组中,共检出13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范围为1.72%~
3.45%)。共
和12.07%),*i0、.16、*01的频率较低(1.72%、2.59%并fl
检出基因型40种,基因型频率为2.5%~7.5%。
3.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发现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辽宁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与HLA—DRBI*15等位基因呈正相
关,携带DRBI*15者的发病率高。因此,在女性健康检查时,建议做
宫颈癌的易患人群,定期行宫颈涂片检查,以便出现癌变时做到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另外,这
种相关性还为分析HLA分子在子宫颈癌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
·2。
依据,进而为疫苗研制和免疫疗法开发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HLA—DRBl基因子宫颈癌PCR—SSP
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 Antigen
Leukocyte
1Genet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种参数模型靶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腔镜手术病人的效果比较.pdf
- 中国hiv暴露感染者及hivaids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研究.pdf
- 两种血液吸附器联血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g和il-6的影响.pdf
- 严重多发伤并发liards患者血浆中sp-d、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pdf
- 中国hiv-1染疾病长期不进展者ccr2-64i、sdf1-3′a和ccr5δ32的基因变异研究.pdf
- 中国人原发性胃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pdf
- 中国五地区亚胺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及甲酰化酶基因型分布比较.pdf
- 中国人群基因多性与全麻乳腺手术后恶心呕吐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pdf
- 中国省级眼科中眼球摘除病因分析:眼外伤是导致眼球摘除的主要原因.pdf
- 中国非小细胞肺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与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