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感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pdf

腹膜透析相关感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膜透析相关感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 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 专 业: 内科学 七年制硕士生: 冯敏 导 师: 余学清教授 摘要 一、 背景和目的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重要l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腹膜透 析对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下降优于血液透析,显示了其在早期替代治疗,尤其是对 于尚有较多残余肾功能的患者是较佳的选择。目前提倡终末期‘肾脏病一体化治 疗,即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提倡先施行腹膜透析,待 腹膜透析失败后再转行血液透析或转为肾移植,显示了腹膜透析的重要地位。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 一。随着透析连接系统的改进和人们对腹膜炎危险因素认识的提高,腹膜炎的发 生率显著下降。尽管如此,腹膜炎仍然是腹膜透析治疗的虽严重并发症。它是导 致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 根据国际腹膜透析协会(1SPD)提出的标准,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 致病菌的培养阴性率应低于20%,否则应重新评估和改进致病菌培养方法,提高 致病菌的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我们回顾分析了1990年一2000年间中山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的阴性 率高达60.6%,未达1SPD的要求,影响了临床治疗工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过去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6例次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病例,并与1990--2000年本透析中心的资料进行比 较,以了解近15年感染菌谱的变化。同时,探讨改进腹膜透析透出液致病菌的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 培养方法,降低致病菌培养的阴性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二、 材料和方法 1.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分析 (1)病例选择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病例。2001年1 月一2005年11月,共收治腹膜炎患者145人,206例次。 (2)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下列3项中的2项即诊断为腹膜炎:a)有腹膜炎的表现(腹痛, 发热,腹部压痛和反跳痛,透出液混浊);b)腹腔透出液白细胞计数≥100×10眈。, 多核细胞百分率≥50%;c)腹腔透出液涂片找到或培养出致病菌。 (3)统计学处理 a)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 b)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l3.0软件包进行处理,统计检验水准定为P≤O.05 有统计学意义。 2.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方法探讨 (1) 标本来源与实验分组 本研究分为腹膜炎组和阴性对照组。腹膜炎组标本来源于2005年9月至 2006年4月本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符合腹膜炎诊断标准患者的透出液,共 收集27名患者45例次标本,其中18例次培养前7天内己接受或正在接受抗生素 治疗(已使用抗生素组),其余27例次培养前7天内未接受抗生素治疗(未使用 抗生素组)。阴性对照组标本为同期在我院门诊随诊及住院的维持性腹膜透析非 腹膜炎患者的透出液,共收集20名患者20例标本。 (2) 标本的处理步骤 腹膜炎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取透出液行白细胞计数检查。 腹膜炎组:所有腹膜炎组标本均同时按以下6种方法进行培养。取10ml透 出液用于直接接种血琼脂平板、胰蛋白消化酶肉汤及沙保罗培养基(传统平板 心15分钟,去上清后每管沉渣分别用5ml无菌生理盐水悬浮。其中一管沉渣悬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驻膜炎致病菌谱分析和培养方法探讨 液用于接种血琼脂平板、胰蛋白消化酶肉汤及沙保罗培养基(离心平板组)。三 管沉渣悬液分别接种于BacT/Alert .20。C冷冻1小时后置37。C,完全融解后接种于BacT/AlertdJL抗生素中和 瓶(冻融组)。同时,所有腹膜炎组标本均直接涂片(传统涂片组)和按以上条 件离心后再涂片(离心涂片组)行革兰染色找致病菌。 阴性对照组:透出液培养方法同冻融组。 所有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