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爆裂骨折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腰段爆裂骨折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的l临床及实验研究 摘 要 日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恰当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 察及实验研究。 方法: l实验研究:采用防腐成人胸腰椎标本(T11.L4)7具,参 固定及后路固定经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比较正常椎体 及2种方法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实验用应力分析法比较 其脊柱的载荷形变,位移、扭矩等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 000C 采用CSS.44020生物力学实验机和WS一5921应变NWS.1 1 扭转试验机。统计方法采用SPSS6.0统计软件单因素数方差 分析,进行处理。本文定尸O.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临床研究:对30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进行回顾性研 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神经恢复情况,矫正丢失情况、腰 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本 组病例均实行了有效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其中25侈1J行后 路固定,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其中有5N只实行了伤椎上位 椎间盘的融合,尽量短节段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临近椎间 裂骨折,后凸骨块站位小于椎管矢状径的50%)行单纯后路 固定、椎板减压去除损伤的上位椎间盘椎体植骨、椎间融合, 避免了前路手术入路复杂、耗时长、出血多等不利因素。 仕圃 身=I术: 中文摘要 l试验研究:胸腰椎的载荷一应变关系:在最大载荷500N 下,正常脊柱轴向压缩状态下平均应变为257.291xe;前后路 固定其应变变小,平均应变为190.29}te,经后路固定减压椎 体间植骨融合平均应变为261.59e。后路植骨融合组与正常组 间无显著差异性∽O.05);与前后路联合固定组有显著差异 性∽O.05)。应变越小说明固定越牢,前后路联合固定组稳 定性最高,经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与及正常脊柱的稳定 性相同。胸腰椎的载荷一位移关系:一般情况下,胸腰椎位移 越大,脊柱越不稳定。在最大生理载荷500N时,脊柱腰1.3 的平均纵向位移, 轴向压缩时正常脊柱为为2.44min,前 后路固定为2.24mm,经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平均位移 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可取得与前后路联合固定及正常脊柱稳 定性相同的效果。胸腰椎的扭矩:设置扭角为40,正常脊柱 平均扭矩5.47N.m;前后路固定平均应变扭矩为4.12N.m;经 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平均应变为4.63N.m,三者比较无 明显差异俨O.05)。 访。最短随访时间为7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50个月,平均 随访时间为33.4个月。30例患者25/陟tj获得随访,均椎体问融 合成功。l例胸12椎体爆裂骨折伴完全性瘫痪患者,行后路 固定前路融合手术,目前随访8个月,未见神经恢复,另1例 目前随访29个月,神经明显恢复,仅踝关节以下运动障碍。 其余患者神经损伤均获得Frankel2级及以上的恢复。对4例腰 2骨折1例腰4骨折脱位行单纯后路固定椎板减压,经后路椎 体植骨椎间融合,均获得随访,最短随访3个月,最长随访7 中文摘要 个月,采用该技术治疗的病例椎间均骨性愈合,短期内无椎 体高度丢失,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 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1)胸腰段爆裂骨折常为不稳定骨折,且常伴有 神经损伤,故应手术治疗;(2)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且CT 示椎板骨折时,应高度怀疑硬脊膜破裂、马尾神经嵌压于骨 折块之间,须尽快行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术; (3) 实验表明前后路联合固定和经后路固定椎板减压椎体植骨 椎间融合都能达到或超过正常脊柱的稳定性;(4)辅以前方椎 间融合术且尽量保留完好的椎间盘,是脊柱长期稳定的关 键。 关键词: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减压;固定;融合 英文摘要 Clinicaland ResearchofTreatment Experimental of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